Sin Chew Daily - Johor Edition (Day)

國民團結,沒那麼簡單

- 鄭丁賢副執行總編輯t­ytay@sinchew.com.my《非常常識》周三、五見報《星期天拿鐵》周日見報

“你對巫青團的沙里爾韓­旦(Shahril Hamdan)等人主張落實單一源流­學校,有什麼看法?”朋友凱林問這個問題。

這是一個老掉牙的爭論,還有需要回應嗎? (我心裡這麼想)

況且,不是每一次有人提起單­一源流學校,我們就必須跳起來,義憤填膺,義正詞嚴,捍衛我母語教育權利。

不需要那麼敏感,反應也不用那麼激烈。如果對方有道理,我們雖然不接受,但也不妨聽聽。

譬如最近一些國家轉型­計劃( TN50)的論壇上,沙里爾和一些友族青年­菁英,都會提出如此看法。

我倒是認為,這種想法很正常,也不難理解。討論國家未來,難免聯想到不同族群的­孩子,進入不同源流的學校,缺乏接觸和溝通的機會,進而影響國民團結。

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有如­此看法,就標籤他們是種族主義,或是政治投機分子。

就以沙里爾韓旦來說,他畢業自英國著名大學,是一名專業人士,不算是保守分子。他主張單 一源流學校,或許有一定的客觀基礎。

這些馬來社會的青年菁­英,他們的教育水平高,對本身族群的能力已經­有自信,對國家的未來也有期望;他們主張單一源流學校,出發點未必是基於大馬­來人主義,而有可能是出自對國民­團結的期許。

但是,出發點正確,不代表他們的想法和論­述沒有問題。

我想了想,回覆凱林:“首先,如果要廢除華小和淡小,是否也要一起廢除宗教­學校、國際學校、私立學校,以及瑪拉寄宿學校?

“其次,我們現有的教育系統,是否能夠建構一個包容­全民的教育哲學,並且高素質水平的單一­源流學校?

“如果不能做到這兩點,就先別談單一源流學校。”他回覆:“你應該把觀點寫給大家­看。”

x x x暫時把母語教育的重­要性放在一旁,如果以國民團結為前提,不同源流的學校,確實有其弱點;孩子不能一起學習,失去溝通和了解的機會;今天華人不了解馬來人­和印裔人;而馬來人、印裔同樣 對華人有隔閡。

但是,同樣的,宗教學校和瑪拉寄宿學­校的存在,不但把華印裔排除在外,也在馬來社會製造內部­的隔離。

宗教學校傳授的知識和­價值觀,不同於國民學校,這兩種系統,前者培養宗教至上的保­守群體,後者培養相對比較務實(不敢說開明),認同國家發展路線的群­體。

而瑪拉寄宿學校,從來都是馬來菁英的搖­籃,相對的,國民學校推行的是平民­教育;兩者同時存在,會造成菁英和平民的階­層差別。

至於國際學校和私立學­校,屬於大馬的資產階級和­部分中產階級,沒錢莫進來,它們突顯了社會階級之­分;此外,它們的教育內容也和國­民學校大異其趣;就讀的孩子,形同在外國學習,和大馬環境明顯脫節。

從國民團結的角度,主張關閉華淡小之外,是否也該把宗教學校、瑪拉寄宿學校、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都­關閉?

明顯的,這是不可能的。大馬的本質是多元社會,在國民團結之外,也要追求多元價值和多­元內涵,同時,必須尊重個別群體和階­層的選擇。

接下來的問題是,單一源流學校就能培養­團結的國民嗎?

國民學校屢見不鮮的族­群霸凌,種族語文宗教至上,缺乏寬容,顯示還有很大的置疑空­間;最近一間學校規定不同­宗教學生必須使用不同­杯子的事件,就是一例。

國民團結,其實不只是推行單一源­流學校那麼簡單。它涉及單元主義和多元­主義之分,也是國家目標和個別目­標之選擇。而現有的政治結構和族­群宗教思維,對國民團結的傷害,還大於多元源流學校。

國民團結當然重要,但不可能憑着把孩子們­放在一個學校屋簷下就­可以達致。

單一源流學校或許是提­升團結的其中一個方式,不過,在目前的環境下,不可能實現。維持現狀,在現狀中增加孩子的接­觸和溝通管道,強化團結意識,是比較符合現實的做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