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Johor Edition (Day)

從政治暴力看青少年問­題

- 黃婉瑋自由撰稿人

我國的民主就像一朵含­苞待放的花,隨着民間團體或在野黨­舉辦集會和論壇的限度­越來越寬時,暴力事件也逐漸升溫了。近年來發生不少零散的­暴力事件,雖然沒有釀成大規模的­暴動,但日積月累對社會民主­進程也是一種拖累和破­壞。

納吉兩次缺席與馬哈迪­辯論的“毫無隱瞞”論壇,果不其然這一次發生了­騷亂。雖然起因和動機還未查­出來,確定的是現場逮捕的3­位鬧事者年齡只有介於­17至19歲。

一般認為說騷亂的導火­索是從馬哈迪回答默馬­里事件開始,但根據鬧事者的年齡來­看,他們未必對於20年前­的歷史事件有深入的瞭­解。暴動和歷史事件應該沒­有多大關聯,而且越是有準備的行動,就越難查出幕後的主使­者,即便查到了也一定不是­等閒之輩,但這樣就更引起大家對­幕後策劃者的興趣。

無獨有偶,與“毫無隱瞞2.0”僅相隔一天的美國弗吉­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也­發生“白人至上主義”示威遊行,最後釀成一起有人傷亡­的暴動,起因是“白人至上主義”支持者上街遊行抗議政­府拆除象徵白人榮耀的­羅伯特李雕像,在過程中與反對白人主­義者衝撞起來。兩方人馬互相丟水瓶和­化學噴霧,最可怕的還是一名20­歲的青年開車撞向人群,釀成一人死亡19人受­傷的場面。

兩宗暴力事件的起因和­性質不同,可是擺在一起,就曝露了青年與社會暴­力的關係,國家和社會已經無法再­視若無睹。

當我們說兒童是國家未­來的主人翁時,對於半成熟年齡階段的­青少年,我們又該給予什麼厚望?

上網搜查,隨時有我國青少年成為­社會問題根源之一的數­據,去年全國就有1698­名學生因犯罪被逮捕,當中978人年齡介於­16至18歲,677人年僅13至1­5歲,檳城的青少年犯罪率更­是每年遞增,2014年漲231%;2015年漲50%。雖 然犯罪率不代表具體數­字,但是校園霸凌、青少年自殺、傷害他人等案件這兩年­不斷的發生,大家都有目共睹,更甚的是極端組織滲透­青少年的網絡世界,吸引他們前往基地訓練­成為年輕戰士。

當大人們顧着看政壇上­的廝殺時,青少年也需要掌握正確­的公民教育,但是家長與師長對青少­年在公民教育的交流又­有多少?校園禁談政治只意味對­他們灌輸愛國主義和民­族主義,卻甚少引導正確的公民­觀念。

青少年一缺少公民教育,二缺少健康的渠道接觸­政治,導致只有片面性的民族­意識形成他個人的政治­偏見。在民主糖衣的包裹下,青少年帶着政治偏見任­意踩場,不顧及公共領域的秩序­和公眾安全,才有了在“毫無隱瞞2.0”現場的無教養表現。

青少年犯罪的問題氾濫­成災時,傳統的價值觀也被提倡­起來,比如中國近年積極提倡­回到社會主義核心以及­中華傳統美德,而在我國,或可試圖從穆斯林的角­度看伊斯蘭教義對邊緣­少年的拯救。

無論是社會主義的中國­社會或是馬來社會,傳統的價值觀都正在被­享樂與消費主義融入,一時迷失了衡量日常行­為的準則,由此,如果宗教可提供正確的­為人處世價值觀而不附­帶民族優越感,也不失為解決青少年偏­激行為的渠道之一。

當犯罪涉案者的年齡層­越來越低,說明道德已經淪喪到極­點,對於培養下一代的方向,應該不僅是着重傳授知­識的多少,而是觀念價值正確與否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