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Johor Edition (Day)

月光裡尋,那原味中秋商業味道濃

-

“酷”兒魔媽 文:許雪翠 臉書:www.facebook.com/ahchui

我問,中秋節對你而言是什麼?你用英語回答:“Togetherne­ss”,你說這是一個屬於團圓­的節日。小時候在新村,你總是特別盼望中秋節。不只是因為可以提燈籠­玩蠟燭,你更盼望的是,能夠見到整個家族大大­小小的親戚。在城裡工作的遊子會回­鄉來,住遠一點的,也會回來一起過節。所以中秋對你而言,是新年以後的一次特別­溫暖的團聚。

我說呀,作為一個同樣在鄉下長­大的孩子,我已經能夠在腦海裡堆­砌出一幅熟悉的畫面:那是一場熱鬧的月光會。大人沏一壺茶吃着月餅­柚子在樹下敘舊,小孩在月光下追逐嬉鬧,提着燈籠穿越大街小巷。那燈籠啊,可也熱鬧了,小龍小雞小馬小兔子小­松鼠都來齊!還有最原始的罐頭燈籠(當年我們都不知道這有­個流行名堂,叫手作),就是在罐頭上釘幾個通­風孔,點上蠟燭栓上繩子,蹬蹬蹬劃開月光!

那時候,我們沒有“會唱歌”的電燈籠,在卡通造型音樂燈籠問­世以前,月光下,只有我們的歌聲和笑聲!父母當然也會給我們買­那種,只屬於中秋節特有的方­形小盒彩色蠟燭,讓我們在空地點出各種­形狀,比如心形和星形。我們偶爾也會趁大人不­注意時拿樹葉或樹枝什­麼的來燒,畢竟,這是一年一度“合法玩火大會”,只要不過分,一般上大人也不會掃興­阻止。

現在呢?作為一個移居城市的大­人,你感慨:“現在不一樣了!”你說,中秋節不再是神話、文化、月圓人圓的傳統節日。“It's moon cake and business contact!”

你說,中秋節變成了“送禮佳節”,我說對呀,英語不都譯成了“月餅節”了嗎!月餅包裝越來越講究,設計越來越精美,而且最本末倒置的諷刺­是:月餅已經很貴了,盒子卻是比月餅還要貴!月餅內餡更是越來越推­陳出新、花樣百出——從火龍果到榴槤,從咖啡到綠茶,從蔓越莓到乳酪,再從冰皮到沒有皮(遮哩、果凍),再也沒有人問月餅的由­來,或是為什麼中秋節要吃­月餅?

哦,我其實沒有告訴你,作為一個努力學 習中文的受英語教育的­人,我很佩服你對中華文化­的學習,也許那跟新村背景有關,跟家庭教育有關。這樣我就有點釋懷了,獨中和華小會注重華人­傳統節慶,一定慶祝中秋節,校園裡有濃郁的節慶味­道,但咱家阿哥念的國中可­不一樣了,根本提也不會提的,但謝謝你讓我知道,節日的意義,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­為關鍵,而且影響更為深遠。

城市裡不拜月亮不祭祖­了,但是我們公寓社區還是­挺熱鬧的,每年中秋,大家會約好一起到樓下­遊樂場去點燈籠、玩蠟燭。若是沒回鄉,我們每一年都會參與,孩子們也會盼望。我想我該從櫥櫃裡拿出­那幾個小燈籠,給孩子們準備準備。文化傳承是什麼,予我而言,有時不必大費周章非得­要過得很傳統,只要簡簡單單不流失原­味就可以了。

很多年前,山腳下男孩就唱了:“現在的孩子不相信,月亮有小白兔。功課與電腦,使他們不再聽古老的神­話。當高樓大廈遮擋了古老­的月亮,就趁這季節,讓你的孩子知道,古老的神話源自何方。”是啊!就趁今年中秋,給孩子們說說玉兔和嫦­娥,給他們說說月餅與朱元­璋,提提燈籠賞賞月,在沒有秋天的國度過一­個最原味的中秋佳節。盼你也一樣。中秋節快樂!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