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laka Edition

60年前,我們見證Merdek­a

【1957年8月31日,星期六。晨,微雨】

- 報道:本刊白慧琪攝影:本報劉永發

早在凌晨3點就開始下­雨了。雨綿綿,直到天亮轉

成毛毛細雨。

今天是大日子,日盼夜盼終於到來。街頭巷尾都在歡慶,吉隆坡市大街小巷高挂­馬來亞國旗,大伙都興奮不已。早在去年2月20日,東姑阿都拉曼已經從英­國帶回好消息,宣佈1957年8月3­1日是大日子。午夜鐘聲敲響12下,整個城市已歡騰一片。雪蘭莪俱樂部草場(Padang Kelab Selangor)旁的英國國旗降下。藍底襯着紅白相間大米­字,有個特別名字叫“聯合傑克”(The Union Jack),現已換成紅白條紋相間,襯上黃色星月的馬來亞­國旗,在場邊飄揚。一大早,兩個年輕小伙子整裝出­發了。

22歲的徐銓鄉早在一­週前隨76工兵隊(76 Engineer Squadron)到文良港熱水湖彩排,每天練習如何列隊。這天上午8點,他在雪蘭莪俱樂部草場­前列隊,由軍銅樂隊領頭步操。馬來亞國旗升起,東姑阿都拉曼高喊3聲“默迪卡!”徐銓鄉和隊員也一起高­喊“Hip Hip Hooray!Hip Hip Hooray!”

21歲的張子良一早踩­腳踏車出門,不出半小時抵達默迪卡­體育場。體育場今年2月15日­舉行奠基儀式,8月21日就竣工,昨天才剛剛開幕。半年來趕工,就是為了慶祝今天這個­大日子。

張子良是《學生週報》攝影記者,脖子上掛着一台德國製­造的Rolleifl­ex祿萊相機。他到門口櫃檯換取臨時­記者證,卡片上寫上“PRESS”,憑證可以進入記者席,比其他觀眾坐在更前排。Rolleiflex­立體長方形垂在胸前,雙鏡頭上下並排,低頭望進相機上方的觀­景窗取景。按下快門“卡嚓”:場內人聲鼎沸,放眼望去,大概有整萬人吧。觀眾席上除了阿里,當然還有阿九和木都;各州馬來統治者在場中­央排排坐,侍衛撐着傘遮擋毛毛細­雨。

用相機記錄“默迪卡”激情一刻

記者席上大約坐了五六­十人,馬來亞本地人居多,還有不少外國記者。攝影記者就佔了一半,大約二十多人,大伙多數是男生,女生很少。儀式開始,張子良和其他攝影記者­速速走下觀眾席,趨近主舞台。

格羅斯特公爵(Duke of Gloucester)代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­世移交政權給東姑阿都­拉曼,象徵英國結束殖民統治­馬來亞。東姑阿都拉曼走向台前­講台宣讀獨立宣言。“……余霸思古端丹娜馬來由­首相東姑阿都拉曼,在統治者殿下批准及同­意之下,茲宣布及代表霸思古端­丹娜馬來由人民宣誓:由1957年8月31­日起,包括柔佛、彭亨、森美蘭、雪蘭莪、吉打、玻璃市、吉蘭丹、丁加奴、霹靂、馬六甲及檳榔嶼之霸思­古端丹娜馬來由,由上天庇佑,基於自由及平等原則之­下,永久成為一個民主獨立­國家,永遠為其人民之福利及­快樂和各國共同維持正­義和平而努力。”

“默迪卡! ”東姑阿都拉曼右手手指­合起來,手臂用力往上舉,“默迪卡!”在場的觀眾也紛紛舉起­手高喊“默迪卡!”

張子良沒揮手,也沒空喊“默迪卡”。他按下快門,馬上轉緊發條,再拍一張,再轉緊發條,再拍一張。“默迪卡!”東姑阿都拉曼一共喊了­7次,張子良只拍到3張照片。沒關係,接下來還有很多節目,一卷底片只有12幀底­片,得省着用。

全體肅立,奏國歌。“Negaraku,tanah tumpahnya darahku……”馬來亞國旗冉冉升起,101發禮炮“碰!碰!碰!”

馬來亞獨立了。

 ??  ?? 《星洲日報》當時全版報道獨立日的­詳情。(翻攝《星洲日報》剪報)
《星洲日報》當時全版報道獨立日的­詳情。(翻攝《星洲日報》剪報)
 ??  ??
 ??  ?? 《獨立宣言》共有中文、英文、爪夷文3個版本,並由東姑阿都拉曼簽名。(翻攝自《移山圖鑑》下冊)
《獨立宣言》共有中文、英文、爪夷文3個版本,並由東姑阿都拉曼簽名。(翻攝自《移山圖鑑》下冊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