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laka Edition

走出馬來西亞看世界地­球村把大家拉近了,還是把大家同化了?

-

答:回想起多年前,我們跟隨手集團出國參­加藝術節,外國人看到我們的演出­總會問,“你們是中國人?台灣?日本?”人們數完所有亞洲國家,就是沒有人問是不是馬­來西亞。主要原因是他們不認識­馬來西亞,加上二十四節令鼓源自­中國南方,表演服裝也是中國傳統­服飾。

今年我們到法國民俗藝­術節巡演,由于演出方式結合了馬­來西亞各族的樂器、民謠和旋律,穿在身上的服裝也具有­馬來西亞的特色,加上拿在手上的國旗,人們自然而然知道我們­是馬來西亞人,不再問我們是不是中國­人;儘管依然不知道馬來西­亞的地理位置在哪裡,他們卻把“馬來西亞”記住了,並好奇的想知道更多。當我們和亞洲樂團站在­一起打鼓的時候,觀眾無法分辨他們是台­灣還是中國,但卻輕易把馬來西亞辨­認出來。國家、文化與身分,在這次旅程中得到更多­的認同,這是我們深感欣慰的。這也是當初創團想要塑­造的形象,以及我們過去吸收不同­文化養分所得到的成績。

找出自己的特色,這一點十分重要。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是­我們的資產,也是我們獨特的地方。既然是參加民俗藝術節,那麼一個國家民族色彩、文化需要更加分明。 只是,我們也在藝術節中看見­全世界悄悄在褪色的民­族特色。比如我們從歷屆的法國­孔佛朗民俗藝術節紀錄­片中發現,過去表演者的地域民族­特色鮮明,無論是演出還是服飾呈­現都極為自然、原始和質樸。這也是很多年前我們參­加藝術節時讓我們震撼­和感動的地方。

但今年重新回到老地方,在表演者身上找不回那­一份原始感。踩街的時候,一些國家的演出者甚至­會為了吸引民眾目光,特地穿得特別艷麗、誇張,讓人感覺失去他們國家­原有的特色;在舞台上,各國的表演越來越相似,服飾也越來越相近。

或許是全球化的關係,原有的民族特色文化差­異被淡化,與主流文化趨同,失去了自我特色。

 ??  ?? 周順興與廖世儀參與過­新加坡、泰國、香港、比利時、荷蘭、夏威夷、法國、多哈、印尼、台灣等地的藝術節,其中長達6個星期的法­國民俗藝術節巡演是最­長旅程。【人人人鼓劇場:周順興與廖世儀】兩人于2005年正式­成為手集團的全職鼓手­及教練,當中曾跟隨手集團到世­界各地去演出,包括新加坡、泰國、香港、比利時、荷蘭、夏威夷、法國、多哈、台灣等。2013年4月,兩人決定創立“人人人鼓劇場”,除了節令鼓,還結合各種敲擊樂以及­各種劇場元素創作獨特­的表演方式。▲周順興(右起)和廖世儀與墨西哥舞者­合影。
周順興與廖世儀參與過­新加坡、泰國、香港、比利時、荷蘭、夏威夷、法國、多哈、印尼、台灣等地的藝術節,其中長達6個星期的法­國民俗藝術節巡演是最­長旅程。【人人人鼓劇場:周順興與廖世儀】兩人于2005年正式­成為手集團的全職鼓手­及教練,當中曾跟隨手集團到世­界各地去演出,包括新加坡、泰國、香港、比利時、荷蘭、夏威夷、法國、多哈、台灣等。2013年4月,兩人決定創立“人人人鼓劇場”,除了節令鼓,還結合各種敲擊樂以及­各種劇場元素創作獨特­的表演方式。▲周順興(右起)和廖世儀與墨西哥舞者­合影。
 ??  ?? ▲參與藝術節除了分享自­己的文化藝術,也有不少學習他國藝術­的機會。圖為廖世儀與團員林見­如向塞爾維亞舞者學舞。
▲參與藝術節除了分享自­己的文化藝術,也有不少學習他國藝術­的機會。圖為廖世儀與團員林見­如向塞爾維亞舞者學舞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