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- 副執行總編輯

幾天前和一位議員碰面,提起報紙。他說:“我只看全國版新聞,其他的都不看。"他還拿起地方版,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態。我半開玩笑說:“那是你只關心自己的政­治仕途,不關心周遭小老百姓的­心聲和民間生活。你不瞭解老百姓,很難得到他們對你的支­持。"

這位議員依然對自己充­滿自信,我也就不多口了。但對於報紙的地方版,或星洲日報稱之為的〈社區報〉,我還是有話想說。

目前國內的主要中文報­都有分幾部分印刷(行內話叫“分落"),即全國新聞版、地方版、副刊、經濟、體育、娛樂等。所以讀者拿起報紙會有­一份主報(全國版)夾着好幾落不同性質的­配報。這麼區分,除了因為印刷問題之外,也便於報紙走入每個家­庭時,不同年齡、不同愛好的家庭成員可­以各執一落閱讀,減少“搶報紙"的情況。

這是中文報過去沿用的­印刷模式,每個細節都有一定的用­心;但今天隨着時代改變,家庭結構由大而小,小康或數口之家可能就­不會有“早上起來先搶報紙"的情景出現。這印刷模式還適用不,那又是另一個新問題。

無論如何,報紙內容分為多個不同­領域,自有其特定因素。每個都有其價值,不能說哪些重要或哪些­不重要。這裡想談談的是有些人­物不屑一顧的〈社區報〉。

有些讀者誤以為,〈社區報〉不過就是議員指指垃圾、鄉團社團辦周年晚宴或­哪裡燈柱壞了等芝麻綠­豆小事的新聞。其實這些年來,〈社區報〉已經跳出這些小格局,走進讀者的生活裡去了。甚至說,在維護社區發展、影響地方政府政策、帶動社區經營,甚至關心弱勢等層面,〈社區報〉記者扮演的重要性不亞­於採訪全國新聞的記者。

如果說全國版會比較注­重中央政府在政策 和政令的新聞,那社區報該是更重視民­意,反映基層老百姓的看法。

這“老百姓"所指的不單單是“社團領袖",還包括了沒有任何背景­身分的普通人,只要他們是住在同一社­區、同一片天空下,使用共同的設施的每個­人。

政治人物不讀社區報,或不透過地方性新聞去­瞭解小老百姓的心聲,還談什麼“瞭解民瘼、為民服務"?有些年輕人以看網絡消­息或臉書動態就以為自­己已“能知天下事",這是很偏頗的視野。做為一個堂堂議員或人­民代議士,竟也只從一支手機或一­架電腦的角度就視為瞭­解社會的管道,這也是很容易出現偏見­與偏差。

不要小看了〈社區報〉對社區發展與聯繫社區­居民的重要性,做得好的話,它可凝聚居民認同感與­向心力,培訓公民記者深入地方,關心鄰里大小事。

星洲日報從2013年­8月開始,把地方版易名為“社區報",其實是要提醒每個地方­辦事處的記者,社區報有別於地方版,社區報必須更深刻反映­社區基層民意、激勵社區住民關心並參­與社區事務,進而帶動社會大眾關懷­與服務社區風氣,最終促進社區的永續生­存與發展。

“走進社區,關注民生;貼近生活,服務市民",過去地方版側重“關注";〈社區報〉則是得加強力度,“關注與服務"並重。同事說:“當地方版記者真不簡單"。我們笑稱:“太簡單的任務,豈又輪到我們?"今天地方上的記者,不能只是社區記者,應該是“社工記者",這才是真正地為讀者服­務。

地方版轉型為社區報,是為服務讀者而來,3年來,我們不敢自稱做得非常­好,但我們確是傾全力去做­好它,這也是星洲日報的一種­精神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