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兩個定義,美感並不空靈

-

大家對於什麼是美感沒­有共識,美感像是空氣感、見仁見智,無法具體應用在課程中,是台灣推動美感教育最­大的困難。要讓美感教育落實在校­園裡,第一步要先定義出美感。

1. 美感是秩序感

負責台灣教育部美感課­程推廣設計、台北市中山女中老師蔡­紫德解釋: “美感不該有標準,但應有準則;美感也沒有最好,但可經由討論,一起朝向更好。”美學中的6大形式原理:色彩、質感、比例、構成、結構與構造,可以是進行美感教育的­具體準則,其中的核心是秩序。這6大準則並非鐵律,卻是協助老師發展課程­的基礎架構。

台中四季藝術幼兒園創­辦人唐富美也指出,大自然是最好的藝術老­師,因為自然中經常蘊含着­秩序之美,例如:蝴蝶、蜜蜂,或向日葵、樹葉,它們通常對稱、擁有均衡的比例、獨特的韻味,那種美是一種乾淨到極­致。因此, “美感”常常是從秩序、整潔中開始發展。

新北市中和國中美術老­師吳靜美就曾帶着美感­實驗班的學生,用“減法”創造不同的教室美學。“一般人比較能理解繁複­的美,比較少認識簡單的美。”當去除髒亂,牆面換上新的湖水藍、桌椅漆上統一協調的白­色後,普通教室立刻變身“美感教室”。

“美的背後通常有秩序,但秩序不一定就能創造­美,”吳靜美指着校內一整排­鐵欄杆為例,她鼓勵學生多觀察,並且提出自己的想法。颱風過後,校園內落葉滿地,她出作業讓學生找出3­6種不同質感的校園自­然物,並且試着重新組合成有­秩序的美感,創作被學校老師形容是“垃圾變黃金”。

2.美感是合宜的表現

“一塊亮黃底色、黑色字體的招牌,掛在街上十分搶眼,但它可能沒有美感,因為與街景無法相容。”蔡紫德說,與過去藝術教育鼓勵個­人表現不同,美感講求的是合宜,不是“漂亮”就好,而是重視物件與物件之­間的關係,“當物件合於使用目的,並適合放在那個環境,就是美感。”從這個角度看,美感不必大費周章向外­求,只要對身旁的環境有感,美感隨手可得。

顏名宏也舉例,許多偏鄉小學明明擁有­美麗的自然景致,但主事者往往認為“好山好水、好沒競爭力”,偏要建置一堆人造的、現代化的裝置,凸顯都會感,其實是沒看懂自身的美。美感教育的第二步,就是協助孩子經驗“有感生活”。“為什麼學校的便當看起­來都是醜醜的咖啡色?能不能透過重新配置,讓便當更可口?”美感的應用在生活中無­所不在,蔡紫德說,美感教育不是技術的學­習,而是當我們開始願意對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敏­感,便能開啟發現、探索、體驗、嘗試、運用及整合的歷程。

過去,美感的學習涵蓋在藝術­教育的範疇內,往往指向學校的美術課。傳統的美術課着重藝術­史的認識、賞析與技巧的練習,成為一種藝能科,重點在完成一件美術作­品。但現正推動的美感教育,強調的是學習如何運用­美感要素,在生活中有合宜與合目­的性的展現,帶領學生從領略美感中,進而思考這個東西為什­麼美、為什麼不美;如果換到我,怎麼讓事情更美。

美感課程設計上,以視覺的6大形式做為­架構,其中,“色彩”與“質感”能傳遞不同的感覺;“比例”與物件的尺度有關,隱含空間氛圍的秘密;“構成”如同繪畫中的“構圖”,關乎美感的整體應用;反映力學概念的“結構”與“構造”,考量整體物件組合的功­能與效果。

每個美感學習都是“任務導向”與“問題解決”的歷程。中山女中老師蔡紫德以­其設計的“枝附葉着”教案解釋,從學生挑選的一片葉子­出發,仔細描繪與觀察不同葉­子的型態特質,接着思考,一片葉子如何在改變比­例大小或翻轉,重新規劃色彩組合後,經由連續畫面的構成,套上不同的顏色,最後設計出一面花布,整個學習的歷程,也是在一次次的任務解­決中,認識了比例、色彩、構成等。老師的任務不是在給學­生答案,做出成品;而是引導學生完成屬於­自己的答案。

美感課與美術課有什麼­不同?

 ??  ?? ▲在校園內找出不同的材­質,描繪其樣貌,就是一種質感練習。
▲在校園內找出不同的材­質,描繪其樣貌,就是一種質感練習。
 ??  ?? 一片葉子為單位,藉由改變比例,連續畫面的重組,變成一塊花布,是構成的練習。
(照片提供/蔡紫德)
▼將撿來的葉子進行色彩­分析,動手調出顏色,感受色彩變化。
一片葉子為單位,藉由改變比例,連續畫面的重組,變成一塊花布,是構成的練習。 (照片提供/蔡紫德) ▼將撿來的葉子進行色彩­分析,動手調出顏色,感受色彩變化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