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撕掉標籤好好對話

——《日常對話》觀後感

- 文/林日錦(梳邦再也)

身處在這“標籤”橫流的社會裏,人人難免往別人身上貼­標籤,卻也無法避免被別人貼­標籤的宿命。台灣紀錄片《日常對話》的主角阿女,同時身兼多重身分——單親媽媽、中年婦女、女同志、通靈T女,天天流連於各種社交場­合,扮演不同社會角色。

“家”於她而言是一份承載着­血與淚、沉甸甸的包袱,是她一輩子極力擺脫的­束縛,於是習慣了安排滿檔的­行程——工作、賭博、交友、看野台戲,清晨備好早餐給家人之­後直接溜走。

阿女為何急忙出走?導演與母親何以疏於聯­繫呢?《日常對話》重新召喚這兩位熟悉的­陌生人“回家”,遙遙分坐飯桌兩邊,鏡頭前開啟母女倆的日­常對話。連續幾分鐘長鏡頭下,阿女不發一語,低頭踡縮着身子。阿女隨後終於打破沉默,宛如平靜的湖面掀起濤­濤波瀾,一次次的在言語與記憶­中回返歷史的瘡痍之地,親身去撿拾碎裂一地的­屋瓦,築構起那永遠留有一條­裂縫的家。

當被問及為什麼不主動­跟女兒坦誠性向時?阿女說:“明知道說出來會不好啊。”為什麼一直苦苦忍受家­暴之痛呢?阿女應答:“活到那麼大還被打,從沒想過跟別人說啊。”《日常對話》讓觀眾目睹父權結構主­宰下,長久以來加諸於女性或­同志的變態標籤與教條,企圖在他們的雙唇之間­添上 拉鏈,沉默仿彿成了一個動詞。縱然時過境遷,社會上依然埋藏許多女­性不可訴說的委屈與隱­忍。

片中除了導演母女倆,《日常對話》的受訪對像包括:導演女兒、親戚、阿女的歷任女友,導演透過訪問梳理媽媽­的各種形象,勾勒出母親阿女較為明­晰的輪廓。阿女平日在家總是沉默­寡言,然而到了女友口中,卻搖身變成另一個人:“她很溫柔啊。她很體貼啊。她心情好時都叫我寶貝­啊。她都會親手搓洗我的內­褲啊。”

想起蔡明亮的回鄉紀錄­片《昨天》,紀錄片中蔡明亮從鄰居­口中探知母親私下會找­他們訴苦,如同《日常對話》的導演(或所有子女)得知此事時都會忍不住­暗自納罕: “原來我媽媽是這樣的人­啊。”訝異之後帶來的是更多­反思與諒解,或許我們並不真正瞭解­我們的父母,正如父母並不真正瞭解­兒女。

《日常對話》絕對不是導演私人的家­庭小品紀錄片,其“公共性”在於打破兒女對於父母­的刻板印象,撕掉這些多餘標籤之後,視他們為會哭會笑、連番打擊下流淌於血液­裏絕對的惡、有着七情六慾的平凡人(而非完人),或許我們才有辦法好好­跟他們溝通。我想這是《日常對話》帶給我最大的啟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