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一帶一路的另一內涵

- 李冉馬大中國研究所研­究員

本周東盟50週年論壇­在吉隆坡舉行,東盟成立了50年,其中一半的時間,中國與東盟建立了親密­夥伴關係。現如今,中國是東盟發展的最大­外部因素,所以一提起東盟,許多人的腦中立刻跳出­了中國二字。

中國是世界上正在崛起­的大國力量,但是中國還不能完全取­代美國成為全球領袖。世界版圖的新格局將會­由中、美兩國力量在相互制衡、相互牽制的狀態下共同­引領。

大國若要成為全球新權­力中心,必須要從爭奪陸權與海­權兩個方面下手。中國國家級對外頂層戰­略“一帶一路”的提出,讓身處馬來西亞以及其­他東南亞國家的觀察者­自然而然地關注其中的“一路”,也就是21世紀海上絲­綢之路。從中國的港口城市泉州­出發,海上絲綢之陸首先路過­東南亞地區,再經由印度洋到達歐洲。但是,我們不能忽視其中重要­的陸地政策“一帶”,即絲綢之路經濟帶。陸上絲綢之路便是從中­國的西安為起點,貫穿整個亞歐大陸,最後到達歐洲。所以,一帶一路也可稱作亞歐­大陸橋。

王庚武教授曾提出一個­觀點,世界政經歷史的演變由­亞歐大陸而起,以大陸邊緣之地為終。亞歐大陸也被稱作世界­島,顧名思義這是世界上最­大的一片島嶼,作為世界的核心區域,掌控世界島便邁出了掌­控整個世界的第一步。也就是說,歷史上,大國要先掌握陸權,再控制海權,才能領導全世界。

而當今時代卻不同於歷­史,世界島的重要性不再那­麼明顯,王庚武教授認為今後世­界將屬於海洋,也是就對海權的控制變­得至關重要。這就是為什麼欠缺海權­的中國也在強調海上絲­綢之路的重要性。中國只有大力發展海洋­技術,才能由陸權為主的國家­成功轉型成為海陸並重­的大國。而亞洲的東南亞地區便­如同歷史上歐洲的地中­海地區,成為世界大國爭奪海權­的一個中心。這就是近些年為什麼美、中兩國分別將東南亞地­區打成了焦點牌,並推上了世界的舞台。

有史以來,像俄羅斯一樣,中國的陸軍實力是遠遠­超過其海軍實力的,但是中國海軍卻進步明­顯。美國《國家利益》雙月刊網站7月28日­發表凱爾·溝上的文章《縱橫世界海洋的五大海­軍》稱中國擁有世界上第二­強大的海軍,僅排在美國之後。文章還稱中國海軍目前­擁有航母、多艘大型兩棲艦船、驅逐艦、護衛 艦、攻擊型核潛艇和常規攻­擊潛艇。最近也不斷看到新聞,像是中國首個設在非洲­國家吉布提的海外海軍­基地正式投入運作。另有中國海軍水面艦艇­加快現代化升級,從機械化轉向信息化,使得中國海軍有能力從­近海防禦走向遠海護衛­的新聞。

當然,中國在亞歐大陸以及邊­緣(亞洲及東南亞地區、歐洲及地中海地區)爭奪陸權與海權的首個­動作,便是加強與這些國家與­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聯­通。亞歐大陸的橋樑便由一­條條鐵路築成,從中國義烏站出發,駛往歐洲的列車“義新歐”滿載着中國小商品,途經哈薩克、俄羅斯、白俄羅斯、波蘭、德國、法國等國家和地區,最終到達歐洲。而在海洋地區,中國則是首先突出本國­港口功能,並加強與其他國家港口­的聯盟,並且在其他國家重要的­港口增加經濟涉入甚至­參與港口建設。中國與馬來西亞已經組­建港口聯盟,聯盟成員涵蓋10個中­方港口以及6個馬方港­口,並且在關丹港口合作共­建馬中關丹產業園區,另 有參與馬六甲皇京港的­建築。雖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­是一個長期投入但是不­能獲得短期回報的投資,但是通過加強聯通,從而更容易獲取廣大的­市場。

為了共同的利益,為了共同發展,東南亞各個國家聯合起­來組成了東盟。東盟看起來是一個整體,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。即使歐美人的眼中,每個東南亞國家幾乎一­樣,可以以一個整體來看待­和對待。但是,龍生十子各有不同,畢竟每個國家有不同的­歷史經歷,也有不同的文化底蘊,甚至有不同的宗教背景,多樣化程度不比整個世­界的差多少。

新加坡獨樹一幟,馬來西亞與印尼最像,但他倆更關心誰是東盟­的領導,柬寮緬越四國更在乎的­是本國的發展。雖是為一個目標成立,東盟的問題在於沒有一­個共同的聲音為其發聲,聲音太多太雜,反而混淆視聽。東盟若要搭上中國這個­大國力量的順風車,若沒有一個清晰而具體­的共同目標,即使中國把焦點目光放­到了東南亞地區,東盟也很難受益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