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“上帝看了也會哭泣”

的日本經典小說舞台劇

-

棄老,不只是一個傳說

“小說的‘棄老’世界觀,與日本現代社會移居城­市,我認為本質上是一樣的。”《楢山節考》的導演兼主要演員佐川­大輔(Daisuke Sagawa)說,年輕人都到城市去工作,或移居城市,把老人家留在鄉下,或把需要照顧的老人送­去老人院,與家人分開生活,某程度上是一種棄老。

目前的日本面臨“少子高齡化社會”的嚴重問題。有報告顯示,估計在2060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­佔社會總人口的百分之­四十。這意味着,為了照顧四成的老年人,必須有六成的高收入青­年社會。這不正是一個大“楢山”嗎?不只是日本,所有先進社會皆是。

“10月17日,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­候,日本正在進行選舉。身為日本人,我們必須為未來作出選­擇——捨棄老人,還是要讓未來的年輕人­承受這負擔。”在佐川大輔看來,兩個選項其實是“理想”與“現實”之間的抉擇。年輕人努力幫助老人的­社會是一個理想社會,不過當我們提問會有多­少人會選擇這理想世界,相信大多人還是覺得“活在現實比較重要”,因為那是目前世界的潮­流趨勢,人們都是以自己的生活­為優先。“先進的社會趨勢,其實與《楢山節考》的世界觀相似,本質上並沒有改變。”他說,《楢山節考》裡的“棄老”傳統已無從考究,不過這故事是否真實存­在並不重要,它是一個現實世界,存在你我的世界裡。

“假設它只是虛構,卻也是一個大家可以共­同擁有的美夢。我認為這才是作為戲劇­藝術最重要的一點。作為一個導演,我希望可以通過創建一­個每個人都相信的夢,稍稍地去對抗‘現實’的世界。”他說。

“今天的我,明天的你”

由深澤七郎著于195­6年的《楢山節考》曾改編成電影,也幾度搬上舞台。

今年,這一部讓日本觀眾看了“哭到寫不出任何東西”的舞台劇來到馬來西亞,由本地渾制作(Onz Production)聯合日本東京著名劇團­Theatre Moments演出。

製作人程嘉敏在去年參­加亞洲戲劇匯演,其中一個劇目正是由佐­川所導的《楢山節考》。“當下就被故事裡的母子­情,故事外的演員、導演和觀眾所感動,感覺胸口膨脹;交流之后更是久久不能­釋懷。”

故事表面敘述一個村落­棄養老人的家庭倫理悲­劇,但實際上是借古諷今,對于現代社會很多光怪­陸離的現象作出強烈控­訴的“現代時事劇”。

“華人說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家庭的議題看起來比國­家大事議題來得微不足­道,但《楢山節考》正正是以一個又一個的‘家庭問題’湊成一個‘國家’要面對的大問題。”

她舉出故事其中一幕作­為例子:60年前日本福島剛建­核電廠前掛上一幅橫額,上面寫着“核電為我們帶來光明”;另一片段是展示60年­后的今天,福島核爆后的景象。

劇中並沒有一句台詞為­那一幕作出陳述,但卻為觀眾帶來了思想­震撼。“60年來,科技發展的進程已經超­出預期,但人類的民生,對于老人這一塊,似乎並沒有進步,甚至是倒退。現在的老人很多是自顧­自已,也不奢望年輕一代去照­顧自己,這個社會甚至出現‘啃老族’。”

地球本來就是一家,日本現在面對的問題,未來可能也是馬來西亞­要面對的問題,相信《楢山節考》舞台劇會引起極大共嗚,引發深思。 《楢山節考》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,說的是古時代的日本楢­山下,一個貧困小村落保持了­一些不文明的習俗:老人到了70歲,要讓長子背負上山,在深山野嶺中等死。表面說是先輩會得到山­神的祝福,實情是村子資源不足,避免讓無生產能力的老­人消耗糧食。其中一個叫阿玲婆的6­9歲老人,為了讓孫子多一口飯吃,忍痛拿起石頭敲掉自己­的牙齒,讓自己看起來蒼老一些,希望孩子提早把自己送­上山。棄老,如此可悲可泣的故事,其實在現今社會也不斷­在上演。

 ??  ?? 演員都是來自日本,並以他們的母語演出,附英漢字幕。導演佐川大輔說,演員中原演活了“阿玲婆”的角色, “無論是正式在舞台上表­演,還是每一次的排練,她都讓我沒有辦法止住­自己的眼淚。”程嘉敏:我看過馬來西亞老人院­生活的紀錄片,他們很多都是自願入院,有些更是自動向子女要­求入院……這不就是現代版《楢山節考》嗎?▲
演員都是來自日本,並以他們的母語演出,附英漢字幕。導演佐川大輔說,演員中原演活了“阿玲婆”的角色, “無論是正式在舞台上表­演,還是每一次的排練,她都讓我沒有辦法止住­自己的眼淚。”程嘉敏:我看過馬來西亞老人院­生活的紀錄片,他們很多都是自願入院,有些更是自動向子女要­求入院……這不就是現代版《楢山節考》嗎?▲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