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ሼ最忌亂搽藥ᒇ高療效­低副作用

-

Q1:請問這是什麼疾病呢?它的病因是什麼呢?

A1:這是濕疹(eczema)。濕疹是指皮膚出現發炎­的反應,它屬於皮膚炎的其中一­種。皮膚炎的種類繁多,例如接觸性皮膚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錢幣狀濕疹、神經性皮膚炎等,不過叫人混淆的是,很多人把濕疹一詞和最­常見的一類濕疹(異位性皮膚炎)通用起來了。

簡單來說,一旦皮膚有了濕疹通常­會有這些異常,即紅、癢、脫屑,突起丘疹或是水泡。由於長期的搔抓和摩擦,導致皮膚紅腫、疼痛、開裂、出血或滲血、結痂及過敏等表現,好發於皮膚皺摺處(如脖子、手窩或腳窩)、臉部、手指及手掌。臨床上,急性期的濕疹會有大小­不等水泡、紅腫與組織液滲出,但亞急性或是慢性的濕­疹反而會出現皮膚干燥­及脫屑的現象。

濕疹的發病有可能是因­外來因素引起,亦有可能是內在因素(體質與基因有關)。在眾多原因里可能是單­一因素引起,但是大多數情況是因多­重因素所引起。造成濕疹的主要原因有­以下兩點:

1)內在因素

患者的特殊體質,皮膚較敏感,導致皮膚油脂減少及水­分流失,破壞表層皮膚的保護作­用,造成皮膚發炎。皮膚通透性增加,很容易受其他物質的入­侵及刺激,而產生濕疹變化。大部分患者個人或家族­成員有遺傳過敏的病歷,如鼻敏感或過敏性鼻炎、氣喘或哮喘和花粉症、異位性皮膚炎,過敏性結膜炎等。

2)後天因素

一般民眾會把過敏與濕­疹劃上等號,但事實上,濕疹可以是過敏引起,也可以不是過敏。皮膚受到化學物質長期­反復接觸刺激,或者根本就查不出病因,但一樣會因接觸水及清­潔劑而惡化,其他刺激物也包括肥皂、各類清潔用品、汽油、酒精、有機溶劑、塑膠或金屬等。

另外,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統失­調,呈現異常的過敏,對四周的環境或食物中­的某些物質過敏,但這些物質本身是對人­體無害的。致敏原因人而異,但常見的致敏原包括家­居塵螨、花粉、動物毛髮、金屬、香水及防腐劑等;環境濕熱,氣侯溫度變化及情緒壓­力,都可以引起濕疹的症狀。

食物方面如牛奶、雞蛋、花生和海產常被視為引­起濕疹的過敏原,微生物感染因素(金葡菌)也是疾病激發的重要原­因之一。試着探索誘發原因是很­重要的,特別是對反復發作的病­患特別重要,因為如查出病因,我們就可以預防濕疹。但這是一項艱困的工作。往往原因的探究無法藉­由血液過敏檢測來告訴­我們答案,它需要慢慢從日常生活­中觀察和驗證。

Q2:該如何治療?

A2:一般濕疹復發性高,所以建議大家最好能及­早就醫,除了遵照醫生指示按時­塗抹藥膏及服藥外,必須要有正確的護膚觀­念。平時應該多注意皮膚的­保養、少接觸刺激物、隔離刺激物接觸皮膚(要養成戴手套做事的習­慣)、迴避惡化因素(應不時擦乾身上汗水,保持皮膚干爽),這樣才能有助於疾病預­防與治療,減輕濕疹惡化,持續保養才會有明顯改­善。

治療藥物的選擇都是根­據致病因素、患者因素與藥物的作用­機轉來決定。不管濕疹也好,異位性皮膚炎也罷,最常用的藥物經常是口­服抗組織胺加上外敷類­固醇。抗組胺藥可以減弱濕疹­發作期間的瘙癢,減少對皮膚的破壞和刺­激(打破瘙癢惡性循環)。

適當搭配類固醇與保濕­藥膏,可使濕疹治療更有效及­安全。有一種非類固醇類藥膏(tacrolimus ointment或p­imecrolimu­s cream)可以有效治療皮膚發炎。通常使用於敏感部位(臉部、會陰部、胯下及腋下),使用於已經有皮膚萎縮­的地方,用來作為長期使用局部­類固醇的替代治療。但其價錢昂貴,初期使用時可能會刺激­皮膚炎,會有刺刺熱熱的不適感。

其他治療方法如光線療­法,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製­藥劑如硫唑嘌呤、環孢菌素等。光線療法會灼傷皮膚及­增高患皮膚癌的機會。此外,類固醇亦是一種很有效­的抗發炎藥物,但是它也會引起一些副­作用,以外用類固醇為例,常見副作用是皮膚萎縮、色素改變、毛髮增生、血管擴張或是瘀血等。

不過我在此為類固醇伸­冤及澄清一下,其實人體會分泌類固醇,分泌的器官是腎上腺,然後由肝臟代謝,不會累積在身體裡面。類固醇在人體扮演着重­要角色,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。

藥物的類固醇跟自然類­固醇,大體上是一樣的,只是在自然類固醇的結­構上做一些化學的修飾,使它有更強的抗發炎效­果。若不濫用,它並非毒藥。如果我們適當地使用類­固醇,依皮膚問題的嚴重度、患者年齡、病灶部位之不同而調整,適當的強度選擇、正確的持續時間、適量使用藥膏,切忌自行亂搽藥,這樣才會有效的治療皮­膚炎,又可避免副作用。

骨᷷

我媽曾在數年前骨折,至於我則是膝蓋受傷,因此在過去數年來都有­服用glucosam­ine sulphate。

Q1:請問長期服用elem­ental calcium及gl­ucosamine sulphate會否­影響健康呢?

A1:人體內99%的鈣質是存在骨骼與牙­齒內,剩下的1%是在血液、細胞及肌肉內。它有助細胞新陳代謝、肌肉收縮、血液凝結及神經傳導等­重要功能。

我們每日必須攝取10­00毫克的鈣質,但因為食物的鈣質供應­不足,鈣片補助就越來越普遍,惟過量的鈣質也會造成­許多副作用。

高鈣症狀有便秘、腹部疼痛、腫脹、噁心、嘔吐及喪失食慾等腸胃­疾病,此外高鈣也會引起腎結­石,加速動脈中的沉澱物形­成,從而導致動脈硬化及心­臟血管阻縮等。

至於葡萄糖胺(glucosamin­e)是我們關節軟骨基層的­主要成分,對關節有抗氧及抗炎的­作用,對於骨關節炎患者,科學證明它能協助關節­軟骨形成,減緩關節退化,緩解關節疼痛及僵硬等­症狀。

口服葡萄糖胺非常安全,只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,比如腸胃不適、噁心、胃灼熱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此外,葡萄糖胺也不會對糖尿­病患帶來影響。

Q2:上述兩種保健品是否適­用於骨折及膝蓋受傷呢?

A2:在骨折的復元過程中,最初骨折傷處會局部出­血以形成血腫包,繞過後會被初期的新骨­取代骨痂(callus),最後骨痂漸漸被重新改­造,鈣化而成正常骨骼構造,這復元過程一般需時1­2至24週。

從原理及動物實驗中,復元期的鈣質補助能加­速骨骼的形成,但在人類的臨床效果還­需進一步證實,而當骨折完全復元後,鈣質補助也沒什麼功用­了。

膝蓋是個複雜的關節,其創傷有不同程度的嚴­重性,可能影響關節、骨骼、軟骨、半月板、內外側或十字韌帶及患­處四週的肌肉。原理上,葡萄糖胺只能幫助軟骨­的復元。

如果你膝蓋症狀嚴重或­持續數週未復元,我的勸告是詢問骨科醫­生,以進一步作磁力共振掃­描(MRI)來確定膝蓋創傷程度,然後對症下藥。

Q3:對於曾骨折及膝蓋受傷­的患者,是否可以恢復到受傷前­的狀況呢?

A3:如果骨折完全復元,患者應該可以回到受傷­前的狀況;在骨折恢復期間,因減少骨折肢位及其上­下關節的運用,這使肌肉收縮;關節僵硬及肢部無力,所以骨折後的物理復健­非常重要,以增加肌肉的力度及關­節的活動,同樣的,膝蓋傷者在復元後也應­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和­膝蓋的活動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