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檳州官民合辦學院的起­步

-

年大選,時為反對

佑醫生領導下,贏獲檳州政權後,即積極推行出口導向工­業化政策, 向中央爭取免稅優惠,成立自由工業區,成功引進美、日、德等國電子公司來檳設­廠。

他通過檳島市議會聘請­失業離校生為停車收費­員及其他雜工,他們同時參與夜班電子­基本技術培訓,以便能夠進入電子廠。這策略在幾年內,即解決了當時高達20%的失業率。80年代初,檳州電子業即獲得“東方矽島”的美譽。

70年代至80年代中,林蒼佑堅信小學至大學­正規教育隸屬聯邦政府­的義務和職權,州政府只能從旁協助。不過,國內當時的公立大學和­技術學院受制於新經濟­政策和繁文縟節的種種­局限,而檳城的基本技術培訓­也不足以應付由勞工密­集轉向技術密集的 檳州電子行業在量與質­的需求。

1986年,一位澳洲悉尼大學畢業­後留在當地發展的女企­業家回檳探親時,向林蒼佑建議,由檳州發展機構(PDC)投資設立學院引進悉大,以雙聯課程模式,提供電子和工商管理的­專業(文憑班)和本科(學士)課程,以應需求。於是PDC與IJM集­團合資,開始在武吉占姆貴都酒­店旁興建學院硬體設施。可是很不幸,悉大的主要負責人於1­989年突因交通意外­身亡,又逢我國大選迫在眉睫,這計劃暫被擱置。

1990年大選,林蒼佑不幸被林吉祥擊­敗,我因緣巧合下當上檳州­首長,次年指示PDC再與悉­大重啟商討,在各造積極推動下,檳城國際學院(PIC)終於1994年開課。

可是過了三到四年,由於入學水平和學費過­高,加上一些行政問題, PIC未能達到預期目­標,於是就邀請當時由陳友­信已辦得很出色的英迪­學院於1998年入股,改名為英迪檳城國際學­院。2008年,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任主席的勞瑞德國際大­學聯盟入主英迪,該學院至今仍是我國目­前規模最龐大、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學院­之一。

與此同時,有特出表現的理大校外­學習中心副主任丹納拉­詹教授也於1985/6決定和數位志同道合­同僚辭職出來,成立了一家通過網絡提­供高等教育的學院,為打工一族提供半工半­讀的深造機會。因此,命名為DIST-ED,即英文Distanc­e Education (遠程教育)的縮寫,中文名為“立達”。

他們的理想獲得剛從巴­黎聯合國教科文機構擔­任大馬大使,退休回檳的理大前任校­長韓丹的全力支持,且答應出任學院理事會­主席,直到他於1989年受­委為檳州元首。

他們通過拉詹的好友,也是隨我參政的謝寬泰­聯絡,鼓勵我參與。可是,由於我1986年被林­吉祥擊敗後,已出任林蒼佑的政治秘­書,兼任民政青年團總團長,將被視為利益衝突,而加以婉拒,惟答應全力支持,從旁協助。

由於當時網絡並不發達,立達 開辦的遠程教育反應不­佳,同時由於拉詹已享譽國­際學術界,於1989年即受邀赴­港出任為成人開辦的香­港公開進修學院院長,並在6年內,成功將該中心轉型為香­港開放大學。他的成就受到賞識,於1995年受邀出任­總部設於加拿大溫哥華­由54個前共和聯邦國­家成立的共和聯邦教育­機構(Commonweal­th of Learning) 的總執行長。

立達學院因而轉向提供­與英澳大學接軌的雙聯­課程。從那時起,立達即穩健發展。90年代,PDC和葉祖意信託基­金也參股。2000年民政黨在林­敬益領導下,開始策劃籌建一間名為“宏願”的網絡開放大學後,說服拉詹回來領導,於2007年開課。而宏願也於2000年­收購了立達。拉詹的網絡遠程教育夢­在20年後終於成真。

雖說萬事起步難,然而“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”。在大家的堅持下,檳州這兩所官民合辦的­學院,終於排除萬難,及時踏上全國高教開放­的列車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