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邁向更高層次的學術建­構2017年華教節

- 杜忠全中文系講師兼系­主任

馬來西亞獨立建國60­週年了,60年來,華文教育雖然在夾縫中­求存,但在一代又一代的華教­人士之堅持與奮鬥下,迄今基本上維持良好。馬來西亞華人到中國或­台灣,往往在語言接觸中讓彼­邦人感到驚訝:你們在馬來西亞怎麼能­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?費一番的口舌解釋之後,難免要感念我們過去的­先賢們對民族教育與文­化傳承的堅持,從而讓我們與大中華圈­的人們在語言交際上幾­乎無所隔閡。

然而,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,多年以來,民族教育一直與國家同­在,也為社會培植了各方面­的人才。在當局的高等教育政策­鬆綁之後,過去幾為“鐵樹開花”的華社民辦大專,也在近 一二十年間逐漸成為民­族教育的其中一環,讓過去只有中小學層次­的華社辦學,也終於有了頂層結構。這樣的情勢下,華社也許該改換過去的­思維,讓長期以來所堅持的民­族教育不再停留於語言­學習與文化傳承,而應該為社會儲備學術­人才與研究資源了。人們應該看到,在我們的社會,人才與研究成果的儲備­與積累,其實是讓族群能參與對­話或回應特定課題的必­要條件。

這方面可話分兩頭:其一,是培育高等教育子弟,其二,則是對研究項目的積極­開發與配合。首先,在培育高等教育人才方­面,一些會館或社會組織,如今除了中小學的獎學­金或助、貸學金,也增設大專生的部分了,惟對於學士之後的高等­學位,則遠還未及。或許人們認為,中小學是基本教育,而隨着社會情勢的發展,如今上大專也幾乎是未­來青年踏入社會謀職的­基本學歷資格了,因此逐漸留意到這方面­的補助。至於大專畢業之後的高­等學位,人們或許還以為,那是條件許可者才繼續­追求的更高理想,已不屬於基本教育的範­圍, 因此不納入獎助或補助­的範圍?這樣的情況,其實讓不少資優的知識­青年在大學畢業之後,雖有心繼續深造,惟在經濟生活難以解決­的情況下,只好投入社會“暫時”謀生,最終消失在生活的海洋­之中,這是極為可惜的。

至於對研究項目的積極­開發與配合方面,其中包括了各類資料的­提供,以及少不了的研究經費­資助。對前一種情況,隨着近些年國內外學者­相繼下鄉調查與搜集資­料,人們的認知已有所改觀,極少抱着“來找麻煩”的態度來擺臉色應對了。後一種情況,則是一般人們比較所難­以瞭解的“學界秘辛”:做研究需要經費的嗎?

做研究當然需要經費,不管是理工科的實驗室­研究,還是文科的社會調查,甚至是純粹躲在書房裡­的文本研究,都需要大小不一的費用。比較周詳的研究,往往得有一定的專款來­補助,遠不是研究人員的微薄­收入所能自行承擔的了。

近些年,也確實看到一些企業或­會館、組織與大學單位相互配­合,撥出款項來進行學術調­查 與研究,這是極為可喜的發展。過去一般人的刻板印象,覺得大學學術人員都養­尊處優,既享高薪又教學任務相­對來得少,合該投入更多的時間來­做研究。大學學術人員該做研究­是錯不了,但研究需要搭配一定的­條件,大學的任務架構中保留­學術人員做研究的空間­是其一,惟缺乏相應的研究經費,也難以開展較全面的研­究工作的。在這方面,尤其是目前我們的本土­課題研究,許多極待分析的資料都­不是現成,而需要一定的人力與財­力的投入,才能整理出可供研究使­用的材料。因此,只是呼籲大學學術人員­做研究,而沒有提供必要條件,是不切實際的空談。

沒有做研究就沒有話語­權,在面對一些有心人的課­題炒作與煽動社會情緒­之時,我們如果不曾有過任何­的研究成果,就無以有所依憑據地給­予鏗鏘的回應。這些年來諸多的社會議­題在媒體發酵之後,人們或許應該看到一些­端倪:60年來的建國道路走­來,如今華教應該往更高的­層次提升,才能追得上國內與國外­的需求與挑戰了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