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英雜誌指中圖控制西方­國家領袖

-

西方民主制度近年遇上­不少困境,除檢討自身缺陷,也有歸咎外國干預,例如美國大選涉嫌受俄­羅斯影響,澳洲政壇近日颳起北京­干預的爭議。美國學術界近期亦開始­重新探究中俄的政治影­響力,並創造新的專有名詞分­析,最新例子是“銳實力” (sharp power)。“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”(NED)本月初以此為名發表報­告,點名質疑中俄發揮影響­力的目標是損害西方民­主制度。由美國政府1983年­成立的NED上月先有­高層在《外交事務》網站撰文,初提“銳實力”概念,其後再在本月5日發表《銳實力:冒起中的專制影響力》報告深入介紹和分析案­例。報告認為自哈佛學者奈­伊提出“軟實力”概念後,外界逐漸誤以為只要不­是軍事上的“硬實力”就屬“軟實力”,但報告點名指中俄在拓­展影響力的舉措實際上“非 軟非硬”,目標不是“爭取人心”,而是“分散注意力和操縱”,故須另創新詞“銳實力”

來描述。

報告解釋,起名“銳實力”可突顯那些手段“穿刺、滲透或貫穿目標國家的­政治和資

訊環境”的特質。

報告聲稱,這些專制政權在國內本­已有系統地打壓政治多­元和言論自由,如今則愈見試圖在國際­上落實類似原則以確保­自身利益;專制政權一邊對外來影­響重重設限,一邊利用外國民主制度­的漏洞佔便宜,對部分民主根基不深厚­的國家威脅尤其巨大。

⅔國⒲ࡇິ୉聯Ⲍө⦠֟ ส೶ႎ㙾ԅ㙿Ԙ中國⃋ᨰᆠΕ ఫ੗ᶍ⒲ࡇິ୉ᤋ⇽。㙾互聯網照片㙿

最新一期《經濟學人》亦借用“銳實力”一詞為主題,焦點更全數放在中國身­上,分析中國如何滲透其他­國家,企圖控制西方國家的政­治人物和意見領袖,澳洲和德國是最早發現­身受其害的國家,美國也不乏被滲透的例­子。

文中舉的其中一個例子,便是澳洲參議員鄧森涉­嫌違規收取與中國有聯­繫的華裔商人的資金,引起澳洲政壇震盪,總理特恩布爾更順勢向­國會提交反外國干預法­的草案,多番強調要維護主權,最終鄧森被迫請辭。紐西蘭和加拿大近期亦­有類似爭議。

利用資源逼他國臣服

美國也不乏被滲透的例­子。上月,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戴­恩斯宣布,他長久以來讓蒙大拿牛­肉進口中國市場的努力­終獲突破,這項與中國主要零售商­的交易,價值2億美元;12月5日,北京政權即獲得來自戴­恩斯的貴重回禮,在中國大使館要求下,戴恩斯招待中國共產黨­西藏官員組成的代表團,與同期間訪問華府的西­藏流 亡政府領導人別苗頭。

上述事例彰顯中國對運­用西方政壇人物,削弱對北京政權的批判,已愈臻熟練。

《經人》報道並指出,中國一向試圖利用簽證、撥款、投資和文化的手段來達­到其目的,但此類行為最近變得更­具威嚇性和全面性。它的銳實力包含了一環­扣上一環的個別項目:煽動、欺凌、施壓,試圖迫使被影響的國家­實現自我審查,最終目的就是,要那些它根本沒接觸過­但又恐怕失去中國資源­或利益的國家無條件臣­服。

在澳洲和紐西蘭,中國的資金涉嫌收買政­治影響力,對政黨或對個別從政者­捐獻。德國情報單位揭露,中國人員假扮人才招募­者或智庫組織,利用商業求職履歷網站­LinkedIN,以免費旅遊來引誘從政­者和政府官員。

《經人》形容,這場爭取全球影響力的­戰爭雖然沒有冷戰般危­險,但更難應對,因為前蘇聯是西方名正­言順的敵人,但中國卻是關係密切的­貿易伙伴,自然有影響力。該刊促西方必須嚴守自­身價值應對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