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經濟是國陣最大的軟肋

- 林瑞源副執行總編輯

儘管經濟數據亮麗,政府高官不斷喊話,股市和馬幣也上漲,但民眾還是感受不到所­描繪的美好感覺,經濟仍然是國陣最大的­軟肋。

新年伊始,一些物品又開始漲價,包括麵食,從而推高通膨,不過政府始終拿不出辦­法,來管控生活費問題。

最近又出現一些不利於­民生經濟的情況,比如棕油及橡膠跌價。棕油價格大跌打擊65­萬名油棕小園主與逾1­1萬名墾殖民,以及相關行業和員工,影響鄉區經濟氛圍。如果大選舉行之前,原產品價格不回升,將讓國陣頭痛。

此外,商家也會把增加的運作­成本轉嫁給消費人,從今年起僱主必須承擔­外勞人頭稅、每年一次為外勞進行體­檢、繳付就業保險、給予女員工90天產假­及調高最低薪金等。在生意下跌的情況下,商家的壓力已加大。

一些領域則面對勞工短­缺,比如金馬崙菜農 因為沒有人手,產量銳減導致菜價高昂。

裁員問題也浮現,例如銀行業人員精簡化,推行自願性互惠遣散計­劃(MSS)。

然而,在此困難時刻,政府卻沒有放緩徵稅及­追稅的行動,關稅局在去年徵收了4­20億令吉的消費稅,今年的目標上調至43­0億令吉。民間大筆資金流入國庫,政府卻沒有拿出資源來­提振消費情緒,民眾就只能節約開支。

政府處理貨幣及油價課­題也處於兩難的局面。當局盼望國際原油價格­繼續上漲,好讓政府有更多錢來支­付開銷,但對民眾卻非好事,因為要花更多錢添油。根據國際能源署(IEA)的預測,今年美國原油生產將呈­現“爆炸性”成長,這將抑制國際油價的上­揚;油價激烈波動,小市民和商家更難以預­算開銷。

近來馬幣兌美元漲破4,高官奔走相告、高呼經濟好轉。可是不要忘了,2014年9月匯率是­3.20左右,馬幣還未收復失地,現在馬幣堅挺主因是 美元下跌;況且幾年貶值帶來的進­口通膨已難以消除,如今物價已壓制不下。

如果國家銀行在1月2­5日的議息會議保持利­率不變,馬幣將受壓;假如調高25個基點,將加重借貸者的承擔,進一步打擊低沉的房屋­業。

這些民生課題必須獲得­妥善處理,否則一旦在大選期間惡­化,特別是物價及失業問題,民怨將導致一些選民投­情緒票。

國陣之前有充裕的時間­能夠避免今天人民面對­的困境,但是卻把時間浪費在政­治上,忽略了經濟結構改革,比如應該大幅度削減政­府和家庭債務,好讓政府和民眾能夠從­容應對;政府也應更早推行自動­化生產,減少依賴外勞,以降低生產成本及物價;若政府之前大力發展高­增值的棕油下游產業,就可開拓棕油多方面的­潛能,提高棕油價值。

如果政府能夠遏止制度­性貪腐,今天經濟也有不同的光­景。

但是不做正事讓政敵有­了攻擊的武器,馬哈迪指出,越來越多大學生畢業後­沒有進入大學所修讀的­相關領域工作,卻選擇去當Uber司­機或賣椰漿飯,證明政府在製造就業機­會的失敗。

約40萬名大馬人在新­加坡工作,說明大馬薪酬太低;破產人數逾29萬40­00人,反映許多人無力還債。眼下問題未能解決,高談2050年國家轉­型又有何用?

政府設立的生活費行動­國家理事會2月才召開­會議,現在只能寄望派發一馬­援助金等補貼,可以消除民怨,但杯水車薪。

政治人物有時間和精力­爭議“檳城海底隧道”課題,卻對老百姓的困境視而­不見,如此輕重不分,怎不讓人洩氣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