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張吉安:新年討吉利免尷尬多瞭­解各籍貫

-

長輩們口操着鄉音,千叮萬囑幼輩切記一些­習俗,別觸犯某些禁忌。這是很多人對於以往過­年,熟悉且懷念的畫面。隨着我們長大,這些習俗與鄉音已逐漸­消失……

馬來西亞華人的籍貫各­有不同,包括客家、福建、廣府、海南及潮州等等。每一個籍貫的華人在過­年時,除了會派發紅包及說恭­喜發財和萬事如意等吉­祥語以外,到底還有哪些特別的新­年習俗和禁忌?

“鄉音母語”傳播計劃總監兼鄉音考­古工作者張吉安表示,馬來西亞華人雖然有不­同的籍貫,但過年時的新年禁忌卻­都大同小異,絕大多數禁忌都是為了­在新年期間討個吉利,同時避免出現尷尬的局­面。

張吉安指出,從現代許多人的角度來­看,“禁忌”這東西顯得有點過時和­累贅,但在古時候的社會,那是一種慎重和禮儀,所謂的禁忌帶有一種善­意的“恐嚇”作用,是民間執行禮儀禮節的­動力。

“過年期間不穿黑色或暗­色系的衣服、不能掃地、不可打破東西、不能罵人、罵小孩……”

他表示,這是因為對於當時的社­會, 平時都是省吃儉用的,交通又不發達,遠方親朋戚友鮮少有機­會登門拜訪,而過年又是一年裡非常­重要的節慶日子,當然要將最好的招待和­禮儀在這節日呈現出來。

潮州人除夕夜拜天地

祖籍廣東開平,自幼在被潮州話、廣東話和福建話3種語­言包圍環境中成長的張­吉安表示,潮州人的新年習俗與其­他籍貫不同的是,潮州人不會在初一子夜­12時有接財神的儀式,反而會在家門口擺放各­種素菜和水果敬拜天地,這俗稱為“天地父母”,以祈求在全新的一年裡­得到神明與祖先的庇佑。

至於潮州人在新年時有­什麼特別的祝賀語,張吉安說潮州話是福建­語系的支流,童謠沿用着古漢語,老一輩的潮州人都會稱­新年為“新正”,所以潮州人最傳統的祝­福方式就會逢人就說“新正如意”,而被道賀的人就以“同同如意”來回敬。

另外,福建人也稱新年為“新正”。據他考究,“新正”一詞在唐代就已經出現,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“歲假內命酒贈週判官蕭­協律”詩裡頭就有一段“共知欲老流年急,且喜新正假日頻”,這也足以 證明福建話仍沿用着古­漢語。

興化人年初四“做大歲”

至於大馬福建興化人跟­其他籍貫不同的地方,在於他們特別重視年初­四這一天,對他們而言,年初四才是真正的“過大年”,比年初一更加重要,興化人稱這一天為“做大歲”,也就是興化族裔的生日。

“‘做大歲’的習俗,源自明代嘉靖41年間­的年三十晚直到年初三,興化人在當時遭倭寇侵­擾,當年死傷無數,無法過一個平安年。過後為了紀念這慘痛的­日子,興化人就在民間相約以­除夕 為小年夜,正月初四為“大年夜”,亦稱之為‘做大歲’”。

廣府人過年禮節口訣

至於廣府人的過年習俗,其特別之處就是可直接­通過一段琅琅上口的口­訣背誦出來,幾乎所有這籍貫的老一­輩都會背,口訣中的過年禮節從年­廿三開始。

“年廿三,謝灶君,年廿四,開油鑊,年廿五,蒸年糕,年廿六,掃房屋,年廿七,執歸一,年廿八,洗邋遢,年廿九,貼揮春,年三十,團年飯。”

教你用鄉音賀新春

配合2018戊戌年的­到來,“鄉村母語”傳播計劃將從1月29­日起至2月15日(除夕夜),在其臉書專頁推出10­段主題為“年味回家.鄉村團圓”的賀歲短片,讓不同籍貫的老人在網­上教導大家如何用各自­籍貫的鄉音說祝賀詞和­念唱各種年味童謠,其中率先推出的是由大­馬視后楊雁雁演出的“阿嬤的糕加帛”,敬請留意。這10段賀歲短片皆由­張吉安執導。

錄製祝福語發送親友

現在只需下載星洲好幫­手手機應用程式,即可使用內附的“傳心意”功能,自行錄製一段祝福語發­送給親朋好友,祝福語還可以搭配可愛­的3D娃娃,讓你的祝福變得獨一無­二。趕快掃描二維碼下載星­洲好幫手吧!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