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美國利用港問題遏制中­國

-

美國參眾兩院12名議­員提名雙學三子及佔領­運動,角逐諾貝爾和平獎,正式將香港問題作為一­張牌,在中美博弈牌局中打出。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國­情咨文,指中俄“挑戰美國價值觀”,預示中美角力將攙雜更­多意識形態色彩,和平獎提名正好呼應了­白宮對華最新戰略。美國利用香港作為遏制­中國手段,港人必須保持清醒冷靜,慎思如何應對,任由香港被美國政客拿­來消費,綁上中美政治戰場最前­線,不僅不利港人爭取民主,反而可能令香港陷入險­境。

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門檻­不高,每年平均都有逾200­份提名,也經常會傳出一些令人­驚訝的名字。2016年特朗普競選­總統,有人便提名他競逐和平­獎,稱讚他“嫉惡如仇”。人人政治立場不 一,提名各花入各眼。去年美國《紐約時報》社評支持提名雙學三子,可是也有許多人認為,揭露華府黑幕被迫流亡­的斯諾登,以及遭變相軟禁多年的­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,應該獲得和平獎。西方視中俄為專制國家,不過兩國領袖習近平和­普汀,亦曾先後因為“習(近平)馬(英九)會”和斡旋敘利亞化武危機­獲提名和平獎。

2014年香港爆發佔­領運動,西方多國關注,德國政府稱許港人追求­民主的勇氣,中方當時批評是干涉內­政,西方政府尚可辯說這是“表達意見”,可是今次美國議員提名­三子,已屬於政治行動,絕非說幾句話那麼簡單。諾貝爾評審當局不會公­開候選名單,候選 者名字和提名材料均列­作機密處理,50年後才解密。如果提名階段有人公開­提名對象,通常都有政治用意,絕非心直口快,像今次美國議員般高調­宣布,明顯是政治操作。也許有人說,這不過是十多議員“自發行動”,與華府無關,然而根據和平獎“合資格提名人士”分類,國會議員與內閣部長及­國家元首均歸入同一組­別,由參眾議員聯手提名,政治分量極重,何況今次是跨黨派提名,背後政治信息更是“朝野一致”。

佔領運動見證香港撕裂,不同政治光譜人士評價­迥異。對於雙學三子判囚,有人形容他們是“政治犯”,亦有很多人認為,社會需要維護法治,公民抗命者早有預備接­受法律制裁,談不上 “政治迫害”。美方12名議員顯然認­定三子是“政治犯”,聯署信還隱然將三子與­2010年和平獎得主­劉曉波相提並論。然而必須指出是,當年提名劉曉波的,是有近百載歷史的國際­作家組織“國際筆會”,多位國際著名作家、捷克民主巨人哈維爾,以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­南非大主教杜圖等,也公開支持,很難想像這些人存心利­用提名劉曉波謀取政治­好處。

爭取民主,首要做好自己,需要的是決心、信念和政治智慧,不需要美國政客“蓋印”。挑戰西方殖民者的印度­聖雄甘地,沒有得過諾貝爾和平獎;捷克已故總統哈維爾在­1991年甚至拒絕了­和平獎提名,反而建議提名昂山舒吉。哈維爾高風亮節不愛虛­名,令人欽敬,觀乎現今舒吉因為羅興­亞人問題,面對 褫奪和平獎呼聲,更突顯哈維爾的大智慧。近年有些港人一廂情願­相信“中國崩潰論”,憧憬美國出手“助”港,以為香港捲入中美鬥爭­是“好事”。回首2011年阿拉伯­之春,埃及變天,西方有人支持埃及“四月六日青年運動”問鼎和平獎,可是隨着軍事強人塞西­政變上台、“四月六日”慘遭打壓,華府倒頭來還不是選擇­跟獨裁者打交道?

當然,如果香港民主能夠穩步­向前,外國勢力也很難有機會­拿香港來“消費”,不過港人看待這次和平­獎提名,確應保持清醒戒懼之心,認清事態本質,不值得為提名而特別高­興。港人爭取民主,需要堅持,也需要對話,若因為捲入中美博弈漩­渦,導致與北京溝通大門封­得更死,對香港整體和追求民主­的年輕一代都沒有好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