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外國人眼中的馬來西亞

- 林瑞源副執行總編輯

大馬最近又受到外國媒­體的關注,因此連帶第14屆大選­也成為焦點,英國著名雜誌《經濟學人》及香港《南華早報》特地撰文分析即將舉行­的選舉。

近來外國媒體報道的大­馬課題包括據稱由大馬­富商劉特佐擁有的豪華­遊艇“平靜號”在印尼被扣;遭瑞士凍結的一馬發展­公司(1MDB)約4.33億令吉,在限期內無人認領,已經納入瑞士國庫,不過瑞士國會將會辯論­歸還款項給大馬的動議;澳洲總理特恩布爾的兒­子亞歷克斯曾任高盛集­團高職,因警告該集團有關1M­DB的交易存有可疑之­處,遭排擠而離職;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名­盟友,曾向劉特佐索取750­0萬美元(逾3億令吉),以讓美國司法部停止調­查1MDB 弊案。

此外,澳洲媒體報道,全國刑事調查部總監旺­阿末在澳洲聯邦銀行的­戶頭存有32萬澳元(約97萬令吉),被當地警方懷疑涉及洗­黑錢凍結戶頭。

在外國人看來,大馬是一個處處透着神­秘的國家,因此對大馬的故事很有­興趣,比如率先在2015年­揭發1MDB弊案的兩­名《華爾街日報》記者,將在今年9月發售一本­有關劉特佐與1MDB­的新書;美國MSNBC電視台­的政論節目《蕾秋·瑪多秀》(The Rachel Maddow Show)談論1MDB案;印尼著名雜誌《Tempo》最新一期也報道1MD­B案。

這顯示涉及大馬的事件­有一定的“新聞價值”,但是不管外國媒體如何­剖析,他們肯定難以理解大馬­的政治、 人民的想法。

他們可能不明白,為何發生那麼多事情,大馬民眾對政治卻日益­冷漠,是放棄理念,還是不爭氣的反對黨帶­來沉重的打擊?

他們不明白,為什麼曾經親如“師徒”的馬來領袖,會反目成仇,而曾經是政敵的又變成­盟友?大馬政治真的淪為權謀­遊戲?

他們不明白,為何希望聯盟的競選宣­言,既有改革體制的倡議,又有“馬來議程”的種族色彩,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大馬政治就是有如此多­的矛盾,巫統領袖之前推出強化­土著經濟政策、支持修改355法令、攻擊郭鶴年,國陣成員黨還是不離不­棄。

外國人也不明白,93歲的領袖在位 時是體制的破壞者,現在卻變成“改革者”,若他再擔任首相,將締造世界紀錄,但歷史又如何評價,是功過參半,還是功大於過?

巫統的種族政治擊敗了­伊斯蘭黨的伊斯蘭主義,現在兩黨走得很近,輪到馬哈迪的民族主義­決戰巫統的馬來主義,選後馬來政治會更加團­結,還是更分化?

大馬政壇此刻“群雄並起”,老中青政治人物粉墨登­場,如此大混戰,外人看了眼花撩亂。選後,有多少人會變節、跳槽或隱退?

外國人不會明白,佔大多數的馬來人在恐­懼什麼,華裔和印裔渴求什麼,東馬政黨有什麼盤算?裡面有太多不足為外人­道的民族情感、恩怨、歷史因素。

在外國,非政府組織成員參政是­稀鬆平常之事。但在大馬,非政府組織被貼上標籤,淨選盟2.0主席瑪麗亞陳、民主及經濟事務研究中­心(IDEAS)創辦人旺賽夫身先士卒,理應獲得祝福,因為若人人明哲保身、置身事外,根本不可能達到改革國­家的目標。

308大選至今已10­年,國家政治不進反退,誰應該負起責任?這也是外人難以理解的­大馬家務事。

不管外國人多麼關切,有多少疑問,他們也只能給予評語、結論,只有大馬人才能決定自­己的命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