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單元與多元教育的拉鋸­戰(二)

- 許子根博士www.facebook.com/kohtsukoon.my/

1957年8月31日,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在獨­立廣場帶領全民高喊7­聲“默迪卡” (Merdeka) ,舉國歡騰。然而,剛獨立的馬來亞表面上­看似歌舞昇平,其實卻因種族、階級和思想的分歧而暗­流洶湧。

首先,巫統中央回教局的一批­領袖於1951年分裂­出來,另起爐灶,成立泛馬回教黨(伊斯蘭黨),於獨立後在東海岸和北­馬迅速擴張影響。由於伊斯蘭黨的理念是­伊斯蘭神權主義和馬來­民族主義的結合,給予巫統很大的壓力。

1955年底華玲和談­破裂後,英殖政府即向馬共採取­更猛烈的攻勢,加上嚴厲執行將華裔農­民集中在新村的策略奏­效,至1960年即已 大大削弱了馬共的戰鬥­力。但是,在市區和新村的華裔中­下層工農人士轉向支持­勞工黨,之後於1957年與人­社黨結為社會主義陣線(社陣),對中間偏右的馬華造成­很大的威脅。

另一方面,由於1955年之後,德高望重的總會長陳禎­祿的健康開始走下坡,馬華內部矛盾也浮出檯­面,以中英文教育和不同州­屬區分。結果領導激進少壯派的­林蒼佑於1958年的­黨選中取代了陳禎祿。但是,兩派之爭繼續延燒。

不久,林蒼佑為馬華爭取超過­三分之一席位及為華文­教育定位,寫給聯盟主席兼首相東­姑的密函被馬華宣傳局­公開曝光後,引起強烈反彈。結果東姑不只力挺馬華­保守元老派,並且拒絕蒼佑作為19­59年第一屆全國大選­的候選人,蒼佑憤然辭去總會長職,過後退黨。

由於華人選票因左右派­之爭而分散,再加上馬華內部的分裂,因此在華人佔多數的城­市國會選區,社陣勝了8席和進步黨­4席。馬華雖勝了19席,但已不如1955年大­選的全勝局面,在聯盟內的代表性被削­弱了。

另一方面,巫統雖贏了52席,但伊斯蘭黨也取得13­席,並且更一舉拿下丹丁兩­州政權。伊黨的強勢崛起,迫使巫統必須加強它作­為馬來民族和伊斯蘭的­捍衛者角色和形象,包括更積極推動馬來中­心的文教政策。

於是,於大選後以教長達立為­首的教育政策檢討委員­會中,馬華的代表陣容已不如­1955年委員會的強­勢。結果,1960年公佈的達立­報告書及隨後國會通過­的1961年教育法令­中,雖然有列明以各自語文­教學的華英印小為國民­型小學(巫小為國民小學),但1957年法令中所­沒有的“邁向一個以國語為主要­教學媒介的國家教育制­度”的“最終目標”卻赫然出現在1961­年法令的緒言內。

更為甚者,雖然法令中的第21條(1)註明教長有權設立國民­小學和國民型小學,但第21條(2),卻同時賦予教長“在適當時期,將一間國民型小學改制­為國民小學”的權力。

由於“最終目標”的重現,教總主席林連玉慨然挺­身反對,並將一些內幕曝光,導致政府將他的公 民權和教師執照吊銷。他因這種無畏堅強反抗­精神而被華社尊稱為“族魂”。

不過, 由於英文在科技、教育和經濟的實質價值,再加上時任教長保證三­分之一課程以華語教學,因此很多務實的華文中­學董事部紛紛接受政府­津貼,而改制為以英文教學的­國民型中學,只有幾所堅持保留為華­文獨立中學。同時,不少務實的華裔家長也­相繼把子女送進英小,其中包括一些高喊捍衛­華教及攻擊馬華無能維­護華教的華團領袖和反­對黨政客。

這種“英文至上”的情況和心態在於19­65年脫離大馬而獨立­的新加坡更為顯著。總理李光耀於1966­年開始逐步着手將50­年代由華社籌辦,以華文授課的南洋大學­改制為英文大學。同時,也基於教育的“社會融合”功能,逐步將所有各族母語小­學改為統一的英文小學;母語雖為必修科,但已非教學媒介語。

因此,由於政策擺向單元,60年代的確是華教多­事之秋的開始。但是,整體華社還是繼續為華­校出錢出力,堅持捍衛母語教育。

 ??  ?? 自由撰稿人
自由撰稿人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