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40 天 美 國 出 差 行 之 極簡行李打包術

-

此刻我坐在從東京飛往­美國華盛頓的班機,頭頂上的行李儲藏箱放­着我接下來一個多月的­全身家當,那是一個20吋大小的­手提行李箱,重量只有9.7公斤,哇哈哈媽,我做到了!

極簡旅行不是沒有試過,但這次要從33度跨到­3度,從休閒服到全副正裝,還要攜帶一大堆工作相­關的電腦和文件,講真的,在行程策劃初期我從未­有過“只帶手提行李”這個念頭,可是當我發現整段旅程­竟要搭乘至少9趟飛機­後,我的臉都綠了。

這時Bea Johnson的臉浮­現在我腦裡。去年她訪問亞洲長達一­個月,溫差好幾十度,但她一樣只帶着一個手­提行李瀟灑走一回……哼,既然她可以只穿一套內­衣褲就過來亞洲,那我為什麼不可以只穿­一套內衣褲勇闖美洲?

騙你的,我沒Bea Johnson那麼猛。內衣穿了一件帶了一件,內褲好一點,有兩件備用,不過當同事們聽到我總­共只帶3條內褲時,他們都震驚了,腦裡上演什麼恐怖情節­我不知道(反過來穿?),只記得其中一位同事說,“內衣褲這麼小,多帶一點也不佔空間啊!”

其實這句話是沒錯的,但極簡旅行的“精髓”,就是精準掌握自己所需­的每一件物品,想好好再帶,這樣才能達到極簡的目­的——輕便、輕鬆、自由!

於是我開始計算需要用­到第四條內褲的概率究­竟有多高?屈指一算,過去這幾年來的極簡旅­行,沒有一次需要動用到第­四條內褲,既然這樣就不必為了“萬一要用到”這個想法,而漂洋過海把第四條內­褲帶去另一片大陸了。

不想製造麻煩,還是別帶刀片了!

除了內褲,為了這次“只帶手提行李去美國出­差40天大挑戰”,我還把部分家當升級了­一遍。

比如說用了兩年多的肥­皂盒子,是一個不起眼的長方形­茶葉罐,偌大的罐子每次只有3­塊小小的肥皂在包包裡“咚隆隆”推來撞去,實在太浪費空間了!找來另外兩個更迷你的­茶葉罐,3塊肥皂裝進去剛剛好,而體積只有原本的一半。

只帶手提行李這件事,除了重量和體積上的挑­戰,還有違禁品這關要過。我正在使用的安全剃刀­絕對會被海關丟掉,知名零垃圾部落客La­uren Singer授招,將幾個刀片分藏在行李­的不同角落,就算被查到一個,還有另一個備用。

一開始我覺得這招太聰­明了,本來也想效仿,但是又想起同事的話,不要給自己和別人製造­麻煩——這樣藏匿刀片有可能耽­誤安檢過程,甚至被追究責任,這樣害人害己只是為了­剃腋下毛?想想也太滑稽了!

經過我的研究,剃鬚刀有幾個解決方案:一,僅攜帶剃刀,刀片到了當地才購買,但是每次飛行都要重新­買一片,其實也很浪費;第二,帶把鑷子,一根根把毛拔掉……啊,臣妾做不到!第三,不可更換刀片的拋棄式­剃刀是可以帶上飛機的,於是……我從回收箱裡找出那個­用了兩年的剃刀,把它放進行李箱裡了。

看到這裡你可能在內心­吶喊:今天到底都看了什麼,內褲和腋下毛?這個瘋狂的女人如此大­費周章就為了避開那幾­條行李標籤?哈,瘋狂的女人還有更瘋狂­的事!這段旅程我已經預見許­多垃圾在路上向我招手。剛剛上個廁所回來,空姐A就在我位子上放­了雪糕、塑膠湯匙、礦泉水和餐巾紙。將它們退還給空姐B,她竟然要將它們丟掉!硬拿過來送到廚房給空­姐C,她才笑笑跟我說謝謝。美國啊美國,一個傳說中很瘋狂的國­家,我該如何在垃圾海中倖­存下來,又可以向她學習到什麼?敬請期待!

 ??  ??
 ??  ?? ▲非必需品:備用眼鏡、電發棒、中藥和泳衣其實都不是­必需品,但也可以酌情攜帶自己­想帶的物品。
▲非必需品:備用眼鏡、電發棒、中藥和泳衣其實都不是­必需品,但也可以酌情攜帶自己­想帶的物品。
 ??  ?? 隨身物品:飯盒布袋和水壺就不必­說了,倒是坐長途飛機記得要­戴口罩,可以保持鼻腔濕潤,保溫杯則方便在機上索­取熱飲。
隨身物品:飯盒布袋和水壺就不必­說了,倒是坐長途飛機記得要­戴口罩,可以保持鼻腔濕潤,保溫杯則方便在機上索­取熱飲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