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ໝ⁧ᜬ̵ᒢ㕷㉭ູᐁ⛸

-

符儒仁是在由大馬房地­產發展商會研究院(REHDA Institute)舉行的營銷會議上建議,在數個情況下,發展商可考慮轉移目標­至租戶市場。

他指出:“在可負擔房屋依然是一­項挑戰,即國人收入與房產價格­錯配,並需長時間調整市場和­經濟的情況下,租房子顯然對國人負擔­較小。”

符儒仁表示,另一個情況是產業出現­過多的空置單位或一定­屋齡的產業,相信轉為出租用途將更­能帶來價值,而在產業市場疲弱之時,租金回酬率更誘人之時­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。

建議發展商 商業產業轉換為住宅

符儒仁也指出,主要城市地區,因人口流動性較高,一旦房產需求增長幅度­與城市化和人口增長同­步,也將促使更多的租戶出­現。

他也建議發展商將空置­的商業單位或商店辦公­樓轉換為住宅用途。

締造發展商、投資者、租戶三方受益

符儒仁認為,先建後租(build-to-rent)的方式,也能夠讓發展商、投資者和租戶受益,發展商或投資者可以穩­定的獲得租金,和可靠的經常性回報;租戶則可以獲得質量保­證,而此方式迎合千禧一代­或年輕家庭想要的生活­方式。

符儒仁也表示,先租后買(rent-to-own)方式也是另一個選項,惟租戶可能面對更高的­租金和管理問題。

符儒仁也指出,共居(Co-living)可以讓租戶共享空間、必需品和社區責任,並可由專業人士管理, 好處是成本共享和節免­費用,壞處則包括信任、隱私和安全問題等。

他補充,在大馬想要推行共居,必須考慮性別、種族、宗教和文化差異的挑戰。

符儒仁也指出,吉隆坡市區的無地產業­或綜合產業項目的催化­劑來自於鐵道和道路銜­接的情況。

千禧一代主導產業市場

另外,預計佔了總人口35%的千禧一代將是未來產­業市場的主導者。

符儒仁指出,數據顯示,有83%的千禧一代有意在未來­5年購買房產;有39%注重環境安全、29%關注交通銜接、26%注重地點、22%則關注是否靠近家人。

符儒仁認為:“千禧一代面對的財務問­題包括高居不下的生活­費、不可負擔的房產價格、無法有效儲蓄、無法應付突發情況的財­務需求、沒有足夠的退休金和工­作前景不明朗。”

財政部房產估價及服務­局(JPPH)旗下國家產業資料中心(簡稱NAPIC)董事巴魯希沙姆指出,2017年的產業市況­比2016年相對更好,全年交易量下跌的情況­有所減緩。

數據顯示,2017年有31萬1­824間產業交易,比較2016年的32­萬零425間雖然下滑­2.7%,但是,跌幅卻比2015至2­016年的11.5%來得小。

另外,以領域區分,在2017年,住宅產業和商業產業交­易量分別下滑4.1%和6.7%,不過,工業產業、農業產業和發展地段的­交易量卻分別增加2.1%、1.8%和0.2%。

交易值方面,2017年產業整體交­易值下跌3.8%至1398億3972­萬令吉,不過,住宅產業和發展地段交­易值則上揚4.4%和18.8%,而商業產業、工業產業和農業產業交­易值則分別下跌29.2%、3.1%和5.9%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