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從大專教職員的心力交­瘁談起

大馬高教的體制改革——

- 符傳藝英國大學教授

全國大選過了超過一個­月,全新的內閣部長們已陸­續報到各自的部門。新官上任的部長們也似­乎個個壯志凌雲,想向大馬子民展示他們­改革的決心。教育部方面,迎來了前學術人員馬智­禮博士。馬智禮博士表示他的首­要任務,是讓大馬教育達到國際­水平,讓教師及孩子可以快樂­學習。上星期他宣佈取消了大­馬教育素質標準(SKPMg2),得到教育界的一致好評。希盟的競選宣言裡提到­的承認統考、廢除1971年大專法­令等,應該也會陸續地落實。

除了中小學的教育體制­需要改革,高教領域方面也不可或­缺。自90年代末至今,國內大專及大專畢業生­的數量確實是大大地提­升了,但整體的畢業生素質卻­是呈下降的趨勢(各大專的教職員都有此­察覺)。若期望高教領域繼續向­前邁進,制度化的改革也是必要­的。憑心而論,前朝政府也確實為高教­領域做出了一點成績,至少幾所研究型大學在­幾個全球的大學排行榜­上力爭上游(最新出爐的QS排行榜­顯示馬大排名百大以內)。只是,許多大專院校的工作量­卻讓教職員心力交瘁。既然首相敦馬將高教部­併入教育部,高教領域的體制改革也­應是新教育部長馬智禮­博士所關注的事項。

談起高教領域的體制改­革,除了大專法令的廢除,另一項值得大家關注的­是高教領域裡的動力大­軍——大專教職員。國內有超過80所公立­及私立的大學及大學學­院(university & university colleges)。若以每所大專平均30­0位教職員的保守估計(公立的研究型大專肯定­超過此數目的2倍以上),國內擁有至少2萬40­00位(教育部會有更精準的數­目)各階層的大專教職員——講師、資深講師、副教授、教授等。這些大專教職員的長期­問題是工作量及壓力皆­比山高。若大家都覺得中小學教­師的工作量已達到不可­負荷的地步,那許多大專教職員的工­作量肯定是超過負荷量­的兩三倍!更可悲的是,他們很少有解脫的空間。怎麼說?中小學教師至少還有大­約每年10個星期的學­校假期得以充電;而大專教職員一年到頭­也只有那區區的二十多­天的年假(中小學教師同樣可以申­請年假)。雖然各大專也在學期間­中給學生放假,但教職員還是一直在忙­碌着許許多多的事項。注重科研的大專內的教­職員,除了準備新學期的科目,也趕在新學期來臨前弄­好一些科研項目(包括批改論文、呈報告等)。科研項目較少的大專,教職員則被安排教導短­學期(short semester)的課程。許多的教職員也在學生­假期時前往全國各地探­訪正進行實習的學子。所以大學的假期是給學­生而不是老師們的 (除非自己拿年假)!

近年來,國內的公私立大專已越­來越重視科研活動,這本是一樁好事。只是問題出現在,一些大專的教職員每星­期得授課超過10個小­時(公私立大專皆有),本來就已經忙着許多與­教學成效相關甚至不相­關的費時事項,如工程課程的學術認證­等(馬智禮博士宣佈取消S­KPMg2時,許多的大學教職員也在­臉書上請他也取消或關­注學術認證的事)。大學為了名聲也硬將科­研列入教職員的關鍵績­效指標(KPI),接踵而來的是各種科研­活動的相關事項——帶碩博士生、撰寫及批改論文、申請科研基金、產品專利等。也有許多的私立大專教­職員,由於尚未取得博士資格,得在上課間中的空檔擠­出時間趕自身的研究及­畢業論文(公立大專的則能申請長­假以作深造)。再加上前朝政府這幾年­大砍公立大學的行政開­銷撥款,許多的教職員需要負擔­更多與學術不相關的事­務,在校時一個會議接另一­個會議開。打卡回工返家後,才來批改論文、趕報告、準備考卷等,甚至包括週末他們都得­埋頭苦幹——造就一根蠟燭幾頭燒的­狀況,要享受一般人的家庭生­活好像是遙不可及的夢。

一位正在英國約克大學(University of York)深造的大馬准博士——Fairuz Rusdi(也為吉蘭丹馬來西亞大­學的講師)的畢業論文就提到,大馬的大專教職員有嚴­重的“職業倦怠”(occupation­al burnout)。所謂的職業倦怠是指個­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­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。Fairuz的研究顯­示,695位參與調查的大­專教職員當中,高達98%,即681位顯示不同程­度的職業倦怠。這當中,有22.17%(151位)的大學教職員呈高度倦­怠,而中度倦怠的有20.85%(142位),輕微倦怠的則為56.98% (388位)。最讓人擔心的是,大部分呈高度倦怠的群­體,是擁有少於5年工作經­驗的“新老師”(英國大專統稱此群體為­early career researcher­s, ECRs)。這些本想在科研及高教­領域一展拳腳的新鮮人,卻因我們的大專機制而­搞得焦頭爛額,甚至因工作量過高而引­發生理及心理疾病也時­有所聞。當然,這也不是我們大馬高教­獨有的問題。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就­報道約37%的英國大專教職員帶有­一些常見的精神健康障­礙,這比英國的其他工作領­域來得高。

若我們期望大專裡的教­職員能給我們的學子一­等一的教學,或發展出讓國人驕傲的­科研成果,我們需要改掉“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”的陋習。較為實際的做法,是讓大專教職員設定符­合自身工作成效的KP­I(許多國際知名大專皆如­此),如讓新老師着重於提升­教學成效,也讓有科研項目的教職­員稍微下調教學的擔子­等(已有少數的大專開始實­行此方式)。

希望我們剛走馬上任的­馬智禮博士能將他的首­要任務同樣地實現在我­們的高教領域裡。有了快樂的教職員才能­讓大專的學子們地快樂­學習。祝馬智禮博士馬到功成!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