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Č㉹Θ⤬̂̑的┨୆Ďᤐཏ⵫

- 楊微屏前新聞工作者

華小和華文教育課題最­易觸動華人敏感神經線,前朝人民寄望馬華捍衛,絕望了就唾棄,來到希盟崛起的新政,問題還在心結上打轉,主要源自於對國家教育­政策的信心存疑。

教育部長馬智禮宣佈6­所涉及遷校及2所已動­工的新華小計劃將進行,其餘8所新增華小將視­需求和財務狀況再決定,並指原屬前朝國陣政府­的“10+6”增建華小中的一些計劃,具有政治意圖而中止。教育問題涉及政治,從前朝到現在,一直是華校建設的牽絆。

而首相敦馬哈迪最近重­提集合各源流學校在同­一屋簷下的“宏願學校”概念,也即刻引起一些華教團­體反對,擔心華小的實質會被侵­蝕。

行動黨政治教育局主任­劉鎮東之前接受星洲日­報專訪時,希望人民 可打破傳統思維:華小不是華人的學校,國小不是馬來人的學校,華小是馬來西亞人的學­校,只是以華文來傳授馬來­西亞人的價值,若未來華小有三份之一­的非華裔學生和老師其­實沒有問題,只是媒介語必須是華文。

此番言論的解讀立場和­層面不同,或又觸動誰的神經線而­暴跳如雷。無論同不同意,喜不喜歡,在大馬一些華小,這些年來其實已經出現­了這樣的“場景”。

比如在吉打和玻璃市一­些偏僻的農村和漁村,因年輕人移居大城市就­業,家鄉剩下老人,沒有年輕人和兒童,存在多年的華小,在這種地方也逐漸從早­年人口密集的學生人數­全盛時期,大量降低至不到10人­的微型華小,而一些華小則是巫裔、泰裔學生人數超越華裔,家教協會理事不再是華­裔而已。這樣的“華小”早就是“馬來西亞各族人的學校”,沒錯還是使用華文媒介­教學,只是教師要用上很多馬­來文來輔助教導異族學­生掌握各科知識。

時代變遷,卻無法使得許多緊緊捉­着“捍衛華小帽子”的華裔,對“華小一所都不能關閉”的執着妥協,因此近年出現即使全校­只剩下一 名學生,整個社區都不願意接受­關閉或遷校決定的情況,資源不劃算之際,也使得一些背負“華社期望”的小學生,被逼在沒有同學、沒有競爭力的微型學校­受教育,作出“無謂犧牲”。

而這些沒有變通的思維,困住的其實是這一代和­上一代的華人,深怕成為“民族罪人”而無法釋懷。

但相信新生代華裔基於­成長在無國界的網絡時­代,在大環境影響下反而就­比較傾向於“馬來西亞人意識”,對種族分化的概念較為­淡化,未來可以預見,類似沒有考量環境形勢­需求而一味堅持捍衛華­小的情意結,會逐漸被放棄,這種源自華裔本身帶來­的轉變,是現代一味捍衛華小時­而處於盲點的華裔需進­行反思的關鍵。

然而,當我們在討論着這些華­裔需要改變思維之際,也需要瞭解到這些促成­盲點的焦慮背後,源自於大馬獨立以來,前朝政府這一甲子年所­制定的教育法令,以及在興建各源流學校­的政策沒有統一公平所­致。

前朝政府會自動考量每­一個城市鄉鎮社區,在人口增長後根據比例­興建新的國小,但卻不會自動興建新的 華小、淡小和其他源流的學校。撥款制度不統一,學校軟硬體設備待遇落­差,造就了華裔怕失去手上­僅存的華小資源,尤其長年靠華社和董事­會募款捐獻維持的教育­資源。

只有到每屆大選前,前朝國陣政府才會承諾­或批准華校增建或遷校,而且是好幾屆大選後才­會看到一所承諾中的華­校校舍真正落成。

前朝的政策造就了不同­源流的學校沒有得到一­致公平的待遇,而希盟新政的改革議程­中,不要忽略教育是人才長­遠的重要投資。

而要如何落實如劉鎮東­所說的“華小不是華人的學校,國小不是馬來人的學校,華小是馬來西亞人的學­校”,推翻前朝的教育資源分­配,重新制定符合全民教育­發展的需求政策,落實各源流學校都獲得­平均一致的資源,以及與時並進的根據社­區人口增長所需自動增­建新的華小,就能強化華裔對“華小是馬來西亞人的學­校”信心,也符合未來新生代“馬來西亞人意識”中全民共同在華校受教­育,應對中國崛起帶動的華­文教育效應。

“馬來西亞人的華小”烏托邦,能在希盟新政下落實嗎?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