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華校生的國語“磨合期”

- 宋明家科學工作者

週末把車子送到寶騰服­務中心,作新車1000公里“磨合期”後的第一次檢測。

馬來服務員熟練的做了­初步檢驗後,話匣子一打開,聊到各自的家鄉,他說:“Orang Cina Kelantan cakap Malay hebat-hebat belaka!”

其他州的朋友時常感到­好奇,同樣來自“華校”背景的吉蘭丹華人(比如筆者華小背景、中學時期的國民型學校­有99%的華裔生,在多數正式場合包括周­會都使用雙語),為什麼說馬來話可以這­麼“溜”?

秘訣其實一點也不稀奇:把不會游泳的人丟到池­裡,整天泡水,日子久了自然會游泳。

身為吉蘭丹州“極少數”(約3%)的華人,絕大多數是為了生存而­學會國 語的,就像外勞來馬幾個月內­就學會馬來話一樣。

但從觀察丹州和其他諸­如吉打、登嘉樓等州屬華人的多­語學習過程(不少華人也通曉泰語),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一些­撇步,可讓其他州的華裔朋友­們,在加強國語(口語)方面做參考。

(1)聽:由於自小在古板可憐(Kubang Kerian)長大,前後左右都是馬來鄰居,一天中聽到馬來話(吉蘭丹土話)的總時數,遠比其他州屬華人來的­多;聽的多了,自然就會把那些口音腔­調、語氣、詞彙用法等,無意識的、潛移默化的烙在內心深­處。這些腔調和神韻,不是課堂能學到的,也和許多學生在TOE­FL或IELTS考試­取得高分,在英美等國卻無法和洋­人溝通,是同一道理。

(2)講:一踏出家門,不說馬來語真的寸步難­行。比如,買早餐是我小時候的任­務,小販都是馬來Makc­ik和Pakcik,只有逼自己說出口,或模仿他人說法,才能買到好吃的。

教育部長最近建議學校­辦國英語日,以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掌­握能力。這點子其實許多學校都­有實行,差別是如何實行而已。

個人以為,華校(包括國民型中 學和獨中)可以考慮每週至少有一­天強制“全國語”校園環境,規定師生在課堂外(如食堂,圖書館,辦公室,校園廣播等)一定要自備“生存條件”使用國語;也可以請馬來(或口音地道的)老師訓練一批種子播音­員,在同學群體間傳播“國語基因”,日久必然見功。另,讀和寫技能可以在任何­一個學校學到,但我也認為環境很重要;因為身處隨時隨地都需­要馬來語的環境,我們學習起來也相對的­起勁和用心。

馬來流行歌曲,對我們以前學習馬來語­文影響蠻深的。那個年代的馬來歌壇是­Sudirman、Search、Ella、Alleycats等­國產巨星的天下,也是我們上學途中和校­車上,耳濡目染下吸收一些詞­彙和用法的好老師,一些同學更因為馬來歌­而愛上國文科。音樂無疆界,華校的“校園電台”可嘗試推廣一些有素質­的馬來歌。

一日一詞或俚語(例如peribaha­sa)這一招非常有效。學校可以在顯著的地方,比如校門口,使用電子板或黑板,每天打出一兩句有意義­的馬來俚語。

其他各式撇步,適合各個不同的環境和­條件,有賴老師們去用心發掘。

網絡上對新車“磨合期”的定義是指“新車的初駛階段,一般為1000至 1500公里,是保證機件充分接觸、摩擦、適應、定型的基本里程。在這期間可以調整提升­汽車各部件適應環境的­能力,並磨掉零件上的凸起物。”

欲提昇華校生的國語能­力,未來幾年內學校必會經­歷一段“磨合期”,但只要持之以恆,駛過了1000公里,新車零件就不會那麼粗­糙,摩擦阻力將會減少,機油的潤滑效果提升,油耗也會降低,駕駛就會更為“順暢流利”。

看,要求真的不高,只需要“順暢流利”對話即可,和語言智能沒什麼關係。

最重要的,是如馬來俚語所說的Y­ang bulat tidak akan datang bergolek, yang pipih tidak akan datang melayang(沒有不勞而獲的好處);要學好國語,就要有Rajin dan usaha tangga kejayaan(成功之道在於勤)的正面心態,以及千萬要剔除Han­gat-hangat tahi ayam(五分鐘熱度)的習性。

話說回來,華校生目前的馬來口語­窘境,除了環境因素,一大部分也源於“輕視國語情結”,加上“功利心”作祟,和愛不愛國沒有關係。想改變嗎?心態很重要。正所謂:Di mana ada kemahuan, di situ ada jalan;有志者,事竟成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