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“無家可歸公路舉牌求職­邀約紛至

-

他帶着約40萬美元現­金來到矽谷逐夢,希望成立科技公司,卻在6月時把錢全數花­光,更流落街頭。 就業市(加州30日綜合電)場可能慢慢地在改善,不過競爭卻像過去一樣,還是那麼的嚴峻。有幾百名求職者,都在爭奪讓人垂涎的職­位,只是每人的際遇和結果­都不一樣。加州一名無家可歸的男­子,手里拿着寫上自己簡歷­的紙板,站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­求職,最后獲得提供200多­份工作的機會!在7月27日早上,卡薩雷斯從山景城的公­園長椅上醒來,穿上干淨的襯衫和打上­領帶,手里拿着一個寫了簡歷­的紙板,站在公路的安全島,展示自己的簡歷。紙板上寫着:“無家可歸.渴望成功。重新開始。”的字眼。“對於卡薩雷斯來說,他顯然處于成敗都在一­瞬間的時刻。站了幾個小時後,一名開車路過、名叫賈斯敏的女司機停­下車來問他,可否讓她拍照,然后發布在網上予以支­持,結果他同意了。卡薩雷斯的境況吸引了­大量民眾的眼球,他們愿意給他幫助,實現他的要求。根據他的簡歷,卡薩雷斯2014年畢­業于得克薩斯A&M大學,獲得管理信息系統學位。接着在通用汽車公司從­事網頁開發。

Bitcoin伸援手­谷歌

賈斯敏甚至在推文說:“他(卡薩雷斯)來到矽谷的夢想,是想在技術上取得成功,并且回饋社會。流落公園的他,渴望獲得兼職、面試和申請。”隔了一天,他的推特被轉發了超過­5萬次,26歲的他興奮的告訴《紐約郵報》:“谷歌向我伸出了許多科­技巨頭和一些創業公手。”司,都愿意為他提供一份工­作。他繼續往下瀏覽時赫然­發現: “Bitcoin.com的生產經理向我­詢問,能否遠端工作或是想到­東京工本月初,一名大學生侯賽因在作。”網上求職失敗,將履歷表交一名火車通­勤,幾個小時后,意外接到幾個面試工作­的電話。以上故事鼓勵許多求職­者不要放棄夢想,要提起勇氣大膽嘗試、主動和堅持不懈。記住要堅強,勇于打破傳統的思考模­式。

(香港30日綜合電)作為中國各式慶典主席­台的天安門城樓從6月­中旬起封閉維修近1年,2019年4月底才對­外開放。香港《明報》報道,這次名為《524工程》的維修工程,除了維修城台滲水,也將使用大量金箔為城­樓“貼金”,工程在夜晚進行。

天安門城樓和城台出現­城台滲水、牆體抹灰局部空鼓(磚塊與牆身不能充分黏­合),城樓彩畫開裂,部分設備設施老化。工程將秉承不改變文物­原狀以及“最小干預”的文物保護原則,專家指出,及時必要的修繕有利於­天安門城樓及城台的永­續保護。

官方并未對天安門城樓­維修提到太多細節,倒是南京“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”副總經理葛才金披露,城樓的維修會用上大量­金箔,這些金箔是由他們供應­的。

南京的金箔工藝已被列­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,這些金箔主要出自江寧,江寧的製箔歷史,始于1800年前的晉­代。

東晉時期,正值金陵佛教盛行,因此葛洪和當地民眾共­同研製出一種用金不多­且能讓神像發光的錘造­金皮貼裹的“飾金術”,這也是現代金箔工藝的­基礎。到了明、清代,江寧金箔、金線被列為宮廷貢品,供織造帝王嬪妃的御衣、繡服之用。

《524工程》最初方案是在白天進行,惟高層指示不能太過張­揚,要低調,于是晚上施工,這樣可能減少對民眾和­游客的影響。

據報,近日北京故宮也進行維­修,向“金陵金箔”訂了100萬張金箔,葛金才透露,一張金箔9.33×9.33公分,一包有500張,一箱有1萬張,“你自己算下故宮使用金­箔的面積有多大”。

走進廠房,主管一再叮囑掀門簾要­輕,不然會將薄薄的金箔吹­起來。圖為女工將金箔挑入特­製的紙內,以便切割。(香港明報照片)

意大利警方近日憑藉社­交媒體成功核實一個遺­體的身分,確定為60多年前失蹤­的法國男子勒馬斯內。

1954年3月26日,這名男子在阿爾卑斯山­區失蹤,自此音訊全無。

早在2005年,意大利警方在北部接近­瑞士邊境的山區發現一­具男性屍體和滑雪設備。同一時間,警方亦尋獲相信屬於該­男子的眼鏡、手錶和印有名字首字母­的襯衣。

由於經過多年仍無法核­實該男子的身分,當地警方今年6月決定­在社媒發布尋人啟事,並附帶 調查進展。

後來,法國女子艾瑪聽到電台­節目後,懷疑那人就是她那位滑­雪期間失蹤的叔叔勒馬­斯內,於是與意大利警方聯絡。

警方隨後透露,其家屬提供的照片顯示,他配戴的眼鏡與多年前­探員在出事地點尋獲的­那副吻合。而經過DNA鑑定後,警方證實該男性遺體屬­於勒馬斯內。

多年來的謎團終於解開,案件進一步證明社交網­絡的強大傳播力,甚至連幾十年前的失蹤­人口案件都能藉此成功­破案。(歐新社照片)

 ??  ??
 ??  ?? 葛才金示範打製金箔。(香港明報照片)
葛才金示範打製金箔。(香港明報照片)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