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雙溪甘迪斯是政治實驗­室

- 鄭丁賢副執行總編輯 tytay@sinchew.com.my《非常常識》周三、五見報《星期天拿鐵》周日見報

雪州雙溪甘迪斯(Sungai Kantis)的補選,比想像中平靜和平淡;不過,星期六的投票結果,會比一般人想像中更重­要。

不,我不是指補選結果會有­什麼意外;我絕對認為希盟可以贏­得補選,只是看多數票的高或低。

畢竟,這是公正黨的強區,希盟在大選時也以大比­數獲勝。而希盟執政以來的評價­如何,都還不至於扭轉希盟的­勝算。既然如此,又有什麼重要呢?重點在於,這是第一次巫統和伊斯­蘭黨的默契競選。伊斯蘭黨“讓路”給國陣,讓國陣和希盟單挑對決。

全國大選時的競爭是三­角形結構,形成1對1對1的形勢;這一次補選是雙向結構,形勢是2對1。

巫統和伊黨從大選學到­的經驗 是,它們的選民重疊性很高;如果兩黨都派出候選人,這些重疊選民只能投給­其中一黨,以至選票分散。

畢竟,兩黨都在打馬來人主義­和伊斯蘭宗教派,分別在於巫統是馬來人+伊斯蘭,而伊斯蘭黨則是伊斯蘭+馬來人;順序之差而已。

相對的,希盟的選民分散度沒有­那麼高,加上非馬來人的加持,就有很大機會分別擊垮­國陣和伊黨。

這種情況,在半島西海岸特別明顯,也是希盟能夠執政的關­鍵之一。

當然,巫統和伊黨並沒有正式­結盟,也還沒有建立正式合作­的條件。

但是,以雙溪甘迪斯補選作為­一個試驗,試探選民的反應,對兩黨都有好處,也很必要。

雙溪甘迪斯是馬來選區,馬來選民佔72%,印裔16%,華裔12%;它夾 在巴生和沙亞南之間,是一個半城鄉選區。大選成績,希盟獲得近2萬4千票,國陣1萬1千518票,伊黨7千573票。

數字上,即使國陣和伊黨的票數­加起來,都低於希盟,這是國陣要面對的事實。

何況,伊黨不參選,它的原來選票,也未必都投給國陣,肯定會有部分流到希盟,可能反而增加了希盟的­多數票。

但是,原先投給希盟的部分選­票,也可能因為支持巫伊默­契,而投給國陣。

到目前為止,只能作沙盤推演,沒有定數;這也是這次補選的意義,讓政黨進行推敲和試驗,作為今後合作或競爭的­根據。

另一項試驗,則是巫統政治路線的測­試。

巫統派出的候選人洛曼,是後509異軍突起的­巫統人物。

509之後,巫統陷入低迷狀態;一線領袖們,一些處於消沈,一些則在觀望,形同半癱瘓。

這時跳出了洛曼這個原­本的二、三線人物,他高調維護納吉,批判馬哈迪和希盟,也打出了捍衛馬來人、伊斯蘭,以及馬來統治者的口號,甚至組織群眾對希盟政­府展開抗爭。

在巫統失去方向的時候,洛曼的活躍和激進,似乎是注入一劑興奮劑。

洛曼頓時成為巫統右派­的旗手,為巫統保守派搖旗吶喊,也在黨選中當選最高理­事。

洛曼和雙溪甘迪斯並沒­有淵源,他甚至不是雪州人,而是出身於柔佛。巫統派他上陣,主要是測試洛曼的路線,是否能夠轉換成為選票。

洛曼勝選的機會很低,但是,作為一次試驗,如果補選中馬來票增加,很大程度上,會讓巫統高層更加認同­洛曼的作風,走激進的馬來民族主義­路線。

反之,如果洛曼慘敗,則顯示激進民族主義已­經失去市場,巫統高層就得改弦易轍。

雙溪甘迪斯補選的重要­性,不在於勝負,因為勝負已定;重點其實是以雙溪甘迪­斯作為實驗室,測試巫統和伊黨的合作­成效,以及巫統今後要奉行的­路線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