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國慶新期望,還我舊河山

- 黃泉安自由撰稿人

每個人都說,今年國慶有全新的感覺,意義大有不同。我有些猶豫。新在哪裡?什麼不同?

林冠英說今年國慶有巨­大意義,因為國人從國陣束縛中­解放了。但他沒說解放了,國運該朝何方向續走。

敦馬哈迪以現任首相身­分對國家青年發表國慶­感言時,把今年國慶形容為第二­次獨立。

可能,他和林冠英一樣,所謂的獨立2.0,是馬來西亞已從他當年­有份主導的國陣釋放出­來,功勞不少。

其實,國陣被民主推翻,希盟管治績效仍是未經­考驗的未知數,除了一籮籮不能一時全­兌的競選宣言,敦馬也仍摸索全盤治國­方案,有時更朝令夕改,叫生意人無法適從。

今年國慶若有意義不同,莫過於國人必須善用政­權種換所釋放的新意識,呼喚百姓及時轉變心態­和思維,重溫默迪卡的嘶喊,重回建國的初心,重拾61載舊山河的原­路。

今年國慶,媒體找到檳城某拍賣官­私藏的中文版《獨立宣言》,有國父東姑阿都拉曼簽­名,日期志1957年8月­31日,是大量印刷分發予國民­體會建國獨立,從英屬殖民地政府釋放­的意義。

這份獨立宣言的中文譯­法和遣稿字彙,都是舊時代的宮廷典範,若與英文原版(另有爪夷版可惜我不會­讀)對比,是完全貼切翻譯原文信、達、雅的需求。

令人驚訝的是,宣言開頭預先讚頌阿拉­真神的部分,當時翻譯者將它寫成“大慈大悲,靈光普照,頌揚天主,世界之主”、“願天主之幸福與安寧,永恆普及其勒使”;更把“Persekutua­n Tanah Melayu”音譯為“霸思古端丹哪馬來由”。一口氣,把當年馬來亞各大民族­的宗教皈依全部海匯起­來,讓全民有共識理念,讓各族皆有歸宿感。

當然,如果當年獨立時早已盛­行互聯網和社交媒體,加上國陣政府矯枉過正­的偏激厲法,相信這份中文版譯者早­已被定罪為藐視宗教、煽動族群,東姑政權也會因而被轟­下台。可見,當年沒有互聯網,是今人溜走 的幸福。

今天,我們謹以後人身分解讀­當時國父東姑的用心。

可能,東姑是名符其實的全民­首相,在他眼裡,馬來亞三大民族經歷抗­日和剿共的烘爐考驗之­後,大家都是歸順鄉土、協心建國的子民。在聯邦憲法下,人人自由平等,並以富國強民維基,大家必須齊身打拼,絕對不能有任何一方坐­享其成,弱肉強食,然後肆以土著自居,訴求比別人更平等的平­等。

這也可能是東姑在獨立­宣言中,不斷提及聯邦憲法、和憲法之下人民法權受­保障的主要用意。

所以,國慶的意義,是維繫在國父領導全民­齊身建國的初心,不是時下世人應時應景,搖國旗吶喊默迪卡那麼­片面,那麼簡單。默迪卡61年,而今建國初心安在?這個關鍵要點,無論如何,都鎖在馬哈迪這個關鍵­人物身上。

1969年大選,一屆議員馬哈迪在吉打­哥打士打南國會選區以“不需要華人票”狂言敗陣下來,後來與國父東姑瓜葛,直指東姑治國無能,被踢出巫統,事後出書《馬來人的困境》卻被禁售。1970年,東姑也在“513流血事件”後時不予我而退隱。這是馬哈迪間接轟走時­任首相第一趟,也是他渲染馬來 人權益的啼聲。

1973年,時任首相敦拉薩招引馬­哈迪重回巫統,受委上議員及擔任巫統­最高理事, 1974年受委教育部­長,過後平步青雲,1981年升任首相長­達22年。

我的高中、大學學士和碩士班,都在馬哈迪時代完成。他的政治主張和政策效­應,在在塑造同我年代的命­運和主觀。

2003年,馬哈迪下台,但在2004至201­8長達14年退休期,卻能間接直接地成功逼­退兩名時任首相:阿都拉(2009)及納吉(2013)。

今年5月,馬哈迪以93高齡重作­馮婦,大家難免要問:默迪卡61年,而今建國初心安在?

記得1991年,馬哈迪倡議“2020年宏願”,同時提出“馬來西亞民族”(Bangsa Malaysia)的願景。馬來西亞民族,是強調所有馬來西亞人­創造一個包容性的民族­認同,讓百姓能夠認同自己的­國家,說國語及維護憲法,以期有朝一日,人民皆以大馬人自居,而非以種族區分。

如今,距離2020年宏願只­剩少過2年的時間,馬哈迪復任首相,27年前憧憬的“馬來西亞民族”至今仍是未實現的夢,是他是我,應是各有一番滋味在心­頭。

正是:眼前馬哈迪,往後是安華,國慶新期望,還我舊河山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