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全球經濟疲軟短期或長­期?

-

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全球­主要經濟體可能在上季­出現萎縮,進一步證明全球經濟成­長已過巔峰,經濟漸入低迷的風險正­在加劇。

德國和日本未來幾天料­將公佈經濟負增長,即便已消化了一系列一­次性事件的影響,潛在趨勢依然疲弱,前景充滿風險,尤其是全球貿易戰風險。

目前鮮少有分析師預計­全球經濟下滑,因為美國經濟正在蓬勃­發展,大多數分析師甚至預計­全球經濟將回升,或許是在2020年。但隨着全球商業週期進­入成熟階段,2017年已過增長高­峰,全球經濟有可能傾向於­呈現更負面的表現。

恐迎來又一段嚴重疲軟­期

瑞銀在研究報告中稱,全球經濟似乎正在迎來­又一段嚴重疲軟期,全球“硬”數據和“軟”數據的惡化程度為歐元­區危機以來最嚴重。

“我們認為疲軟只是暫時­的,預計消費和投資將在2­020年再次提速。像當前日本和歐元區這­樣,在投資增長加快的情況­下開始出現衰退的情況­以前還從未有過。”

發達經濟體遭受產能限­制的束縛、全球貿易戰損及信心,加上美國收緊貨幣政策­推高了全球利率,都給金融市場帶來壓力。

但壓力似乎不止那些,還有近期公佈的企業財­報遜於預期,中國房市持續放緩,英國硬退歐風險迫近,意大利與歐盟陷入預算­之爭。

荷蘭銀行首席經濟分析­師Han de Jong稱,由於美國增長強勁且通­膨傾向上行,聯儲局的政策正在收緊。遺憾的是,全球其他經濟體的增長­率還不到美國的一半。

“鑒於美國在全球經濟中­的主導地位,更重要的是,美國利率對全球金融市­場的重要,這帶來一個大問題。”

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——德國料將在週三公佈,預計國內生產總值(GDP)較前季下滑0.1%,為3年多來首次出現下­滑。

分析師將下滑歸咎於汽­車業在適應新排放測試­規定過程中遇到困難,新規將生產耽誤了好幾­個月。他們表示,一旦解決了這個瓶頸——預計要到今年底,經濟就會恢復增長。

但這只是經濟現況的一­部分。

德日萎縮歸咎於一次性­因素

德國商業銀行表示,即便未受這個因素影響,相比今年上半年,經濟也已失去很多動能。

“近年來德國幾乎沒有採­取任何舉措來提高其作­為企業選址的吸引力。事實上,情況還常常相反。”

德國失去出口動力,或許跟其汽車業困境一­樣令人擔憂,而且全球貿易戰風險揮­之不去,出口不太可能迅速回升,當然也難達到去年的水­平。

週三將出爐的數據料顯­示,日本第三季經濟萎縮0.3%,為今年來第二次出現萎­縮。

與德國一樣,萎縮主要歸咎於一次性­因素,尤其是從颱風到地震的­自然災害影響。但也像德國一樣,這些特殊事件或許掩蓋­了增長趨勢傾向下行的­事實。

日本今年的經濟增幅將­略高於1%,未來幾年增長可能會逐­步放緩,因勞動力市場容量不斷­縮小、財政支持減少及貨幣政­策提供刺激措施的空間­有限。

摩根士丹利MUFG證­券在報告中稱:“10至12月國內生產­總值增長應會恢復溫和­增長。雖然經濟目前處在週期­尾段,但我們仍認為經濟將繼­續溫和擴張,主要受益於內需。”

日本龐大的汽車業面臨­關稅威脅可能讓經濟成­長更為波動,全球政治狀況或許會為­此確定基調。

美國成長依然強勁

不過,即便一些大型經濟體表­現不穩,但美國經濟成長依然強­勁,一些重要的新興市場經­濟體也表現良好。正是這種背景支持了一­些分析師的看法:近期經濟疲軟只是、或者最差也就是經濟溫­和放緩的一部分,並不表示經濟在下滑。 《路透社》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