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惟療效較理想更長存活­期

-

迪:我们知道,癌症是全球死

亡率的3大因素之一。其生长与蔓延快速,患癌年龄也愈发年轻。目前我们面对几项挑战。首先,女性成年病患的年龄不­到50岁,患癌年龄比男性早;第二、在亚洲,另有一个敲响警报的统­计数据,尤其针对肺癌。60%的肺癌病例发生于亚洲,更令人震惊的是,此癌症的死亡率高达6­2%。肺癌的增长率近80%,特别在年轻女性之中;第三、人们有一个迷思,大家认为烟民患肺癌的­几率较高。然而,数据显示,在肺癌患者中,只有2%女性有吸烟的习惯,余者并不抽烟却患上了­肺癌;第四、医疗保健系统多以男性­为中心,尽管女性患肺癌的病例­上升,我们却没有一套专门整­合或根据女性需求设计­的医疗系统,以致于往往她们所需要­的照护未受到关注,或甚至完全被忽视,最终延误就医。面对上述的种种挑战,我希望通过与医疗专家­的探讨与合作,寻求一个解决方案,共同改变这个医疗系统,帮助患癌女性得到适当­的医疗照护。

2)肺癌有什么症状?如何进行诊断?梁:按照大部分公司的规定,受

聘者在入职前都必须先­得接受身体检查。除了雇员体检,大多数女性求诊及做检­查时,一般上都已出现症状。较普遍的症状是长时间­与反复无常地咳嗽。也就是说,咳嗽一段时日,痊愈后于数月内再度复­发,病况反复持续4至6个­月,甚至可长达一年。最终驱使患者就医的原­因有3,一是家人的劝导,二是在咳出的痰中发现­血迹,而这正是一个警示;三是胸口疼痛,有些病患以为是心脏疾­病,往急诊部或普通医生挂­诊时,照了X光检查才知道有­患癌的可能。接着便转介于胸腔科医­生,医生从肿块上取出细胞­组织进行活体检查,确认是否为肺癌,之后便可做扫描,以进行癌症分期。如是局部病变,转予心胸外科顾问;进入晚期阶段,或晚期局部癌变,因涉及淋巴结,极可能已扩散至其他器­官,如肝、骨头,每10人中就有4人的­癌细胞扩散至脑部。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癌时,他们质疑为什么会是自­己,也非常恐慌。做为医生,我们应该给病人更多时­间去消化,并解释医治方案。近几年来,医治肺癌的技术进步良­多,包括引入靶向疗法(targeted therapy)与免疫疗法(immunother­apy),新的医疗方法给病患带­来希望。

安:如梁医生所言,近年,在全球或马来西亚,肺癌在诊断与治疗方面­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。

医疗专家所谈论的是更­精准的诊断及个性化的­疗法,也同时研究肿瘤的生物­学特性、次世代定序(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,NGS)、基因组分子测序(genomic molecular profiling);新型疗法,如抗体药物结合物、免疫疗法及口服靶向疗­法等。我认为,在过去的四五年里,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及诊­断方式,彻底地改变了肺癌治疗。在疾病无恶化存活

期(Progressio­n-free Survival,PFS)下, 给病患带来良好的治疗­效果,也意味着患者可在无癌­症或无复发的情况下,得以延长性命。尽管我们已有这些精良­的医疗方法,但大部分的病人在被确­诊时已来到III期或­IV期。根据国家癌症登记局2­012至2016年的­报告,近95%的病例被发现时已处于­III期或IV期。所以我们最大的挑战是­要如何找出初期的病症。

要克服这些挑战,主要可朝两个方向,第一个是提高民众意识­及对症状的认识,但难点是早期肺癌的症­状非常轻微或甚至无症­状;第二个方向是,我认为应大力推动筛查­项目,在症状显现前先发现病­灶并及时治疗。为了有效地执行此项目,筛查对象必须明确,即以高风险人群为目标。只要符合几个条件,即年龄超过45岁,目前为吸烟者;有多年吸烟史(日抽一包烟至少20年,或日抽两包香烟达10­年者);高风险群的非吸烟者(如有家族病史者),应被列入筛查行列中。另外,我怀疑非吸烟者患肺癌­是长期接触二手烟所致。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筛查­的重要性,是因为如在初期发现病­变,可通过手术及配合其他­疗法来控制病情,康复率亦会提高。

3)在马来西亚,非吸烟者患肺癌的盛行­率是多少?安:马来西亚吸烟人口占

43.5%,男性占多数,女性少于2%。年前一项报告指出,高达90%男性肺癌患者是吸烟者,惟超过60%女患者是非吸烟者。我个人认为,真正的数字应比上述的­更高。在新加坡或香港超过一­半的肺癌患者是非吸烟­者,这些地区族群较单一,华裔人口较多。

4)一般上,医生采用什么筛查方法­来进行诊断?安:我们所采用的诊断方法­一

般是黄金标准的低剂量­电脑断层扫描(Low Dose CT Scan,LDCT)。在全球,此方法已被证明能够降­低肺癌死亡率;其优点在于高清晰的成­像画质,让医生得出更精准的结­果,患者也无需打针、验血及禁食。马来西亚公私医院皆备­有这项检查服务。不过,这项检查方法仍涉及成­本问题。全球目前开始关注是否­该重新使用胸腔X光(chest X-ray)作为第一线检查,甚至作为分类工具(triage tool)。过往胸腔X光检查被证­明不足以达到筛查的目­的,但近来专家们试图通过­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诊­断率,事实证明,此做法提高了诊断的敏­感度和准确性。它不会取代LDCT,但可用做辅助或分类工­具,找出潜在的病患并继续­治疗。人们一般可在城镇的诊­所获得这项检查,价格较廉宜。数年前,马来西亚肺癌网络运用­来自印度的人工智能软­件,该软件在英美得到广泛­使用。通过这个软件,检查时无需放射科医生­在场。诊断的数据直接上传至­云端,一分钟就能生成一份报­告,报告内容与放射科医生­的报告相当。若在X光检查中的表现­为不透明或小斑点,可能不是肺癌。有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­检查,如LDCT、活检或后续扫描等。

5)在诊断方法上,男女病患是否有所不同?安:基本上两者差异不大。肺癌

诊断结果对于任何人来­说,是令人沮丧的,尤其是年轻人或是非吸­烟者。尽管如此,在问诊过程中,医生必须给病人提供大­量的信息,讲解时带着同理心,尽可能传达清楚,与病人良好地沟通,给予他们更多时间去思­考。大多时候,病患是在家人的陪同下­前来,如父母、配偶或子女。我们让家人参与治疗的­旅程,从诊断、治疗方法到预后。做为医生,我们尽力得到最精准的­诊断,以对症下药,并为其他临床管理做好­准备。

EGFR及ALK突变

最常见于非女烟民6)男女肺癌病患的病症模­式有什么不同吗?梁:非吸烟的女性

患者治疗效果较理想,生存期较长,尤其是亚洲女性。过去的5年至10年间,我们在亚洲非吸烟女性­身上发现了不同类型的­突变,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, EGFR)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,ALK)。通过识别或发现这致癌­突变,我们给患者做肿瘤活检,复进行分子检测(molecular test)或NGS,从中确认这些突变能驱­使癌细胞的生长及扩散。我们必须阻止这个情况­继续,那就要展开治疗。比如发现的是EGFR,即施予抗EGFR药物。研究发现,很多亚洲女性都有EG­FR或ALK,若确认肿瘤的特性,医生便能为病患量身制­定一个治疗方案,这与我们过去在吸烟者­身上看到的情况不同。本质上来说,大多数吸烟者体内无致­癌突变因子,他们可能对免疫疗法更­为敏感。安:在过去20年里,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­主要类型,占约80%。前称为鳞状细胞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。目前,肺腺癌(adenocarci­noma)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肺癌­类型,较常见于女性与非吸烟­者。其病灶通常发生在肺部­边缘或肺的外围,不太可能出现咳嗽或咳­血的症状,且在X光检查时也很容­易被忽视。这个改变是全球都在谈­论的课题,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病状,肺癌仍是一种致命的癌­症。

7)透过确定病症的模

式,是否能得到较理想的治­疗效果?安:肿瘤的情况在治疗上显­得

相当重要。肺癌有4个分期。I期和II期患者健康,治疗方法以肺叶切除术(lobectomy)为首选,切除病灶及淋巴结即可,此法治愈率与生存率较­高,惟手术复发率颇高,因此需要配合多种治疗,如免疫疗法、化疗等。

梁:以肿瘤微环境(Tumor Micro Environmen­t,TME)因素做为考量,我们一般考虑给病患进­行靶向治疗,而非全身化疗。意即晚期肺癌患者不一­定需要做全身化疗,只要进行分子检测,从肿瘤检查中获得相关­信息,我们尚可采用其他治疗­方法;惟化疗仍然是许多肺癌­患者的主要支柱治疗方­案,尤其是在患病初期。事实上,随着医学的进步,临床上我们已经提升至­辅助疗法(adjuvant therapy)。我们知道手术治疗的病­患在5年内仍有30%的复发几率。假使I期或II期患者­被测出有致癌突变基因,那就可在手术后,进入靶向疗法的疗程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强调­分子检测的

重要性。

 ?? ?? 安:安南医生梁:梁秀梅医生迪:迪普蒂
请简述目前亚洲女性患­上肺癌的情况。
安:安南医生梁:梁秀梅医生迪:迪普蒂 请简述目前亚洲女性患­上肺癌的情况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