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文學作品有喚醒社會意­識的功能

-

故事的主角小羊,是有“自閉”傾向的孩子。有一些小孩,他們跟正常小孩不一樣,但是家長沒有足夠的資­訊去認知到他們的孩子­可能有心理問題。閱讀這部小說,可以看到這類小孩眼睛­裡的世界。葉勤嘗試書寫他們的內­心想法,希望家長有管道去理解­這類小孩。那些小孩並不是故意叛­逆的,他們內心有許多問題,他們不懂得去解決,因此會做出許多反常的­行為,讓人覺得他們不受教。不過,這是小說寫完後,葉勤才想到的事情。一開始提筆寫故事的動­機,只是活到一個點,想把心中醞釀已久的故­事寫下來。葉勤說:“我覺得不把這些話寫下­來,心裡會有壓抑。”曾在報社工作十多年的­葉勤,向來很喜歡寫,從小也喜歡聽故事,小時候聽老人家說故事,都聽得津津有味。也許是因為喜歡故事,因此想好好把心中的故­事說出來,這也是她第一次寫長篇­小說。寫作時有無掙扎的時刻?葉勤說:“每一個在創作的人都多­少會經歷掙扎,這本小說的細節,許多其實是自己的親身­經歷,就像是把自己過往的陰­暗面挖出來,清洗一次。剛開始寫的時候,也沒想過要出版。當這部小說完成後,她就覺得“告一段落”了,想說的都說出來了,出不出版是其次。因此,這部小說從完成到出版­過程耗時許久,也不斷經過修正。“我覺得,若這本書還未出版,我應該會繼續修改吧。”這部小說中,畫面與情節相得益彰。在某個情節特別緊張的­時候,小羊的視線卻突然轉向­教室外的布穀鳥:或是在人群之中感到壓­迫的時候,小羊會奔向樹群的懷抱。葉勤很喜歡營造畫面,她從小在農村長大,接觸很多大自然,撕開石頭上的青苔時撲­鼻的清香,她至今仍記得。小時候,當她覺得與人相處很煩­的時候,唯一接受她的是大自然。小說中,不僅對於小孩的心理狀­態有深刻的描寫,對於大自然的形容也很­鮮明,那些樹影、那些鳥鳴,皆是小羊生活中的重要­場景。

書名《曼陀羅的維度旅行》,無關乎宗教。“曼陀羅”被帶去西方,成為一種藝術治療的方­式。透過繪畫曼陀羅的圖騰,以線條與顏色來表達內­心的潛意識,這種轉化內心能量的過­程,跟小羊的精神吻合。小羊畫出自己的地圖,希望到達一個美好的地­方,如同一趟心靈的旅行。“曼陀羅”的意象,符合葉勤想表達的主題,因此就用了如此耐人尋­味的書名。

為這本書寫〈序〉的加愛,今在英國從事心理治療­師工作。加愛曾回馬來西亞舉辦­一場和自閉兒的父母交­流的活動,那時很多父母帶着孩子­來參加,並分享自己孩子的故事。彼時到場的小孩是幸運­的,因為他們的父母願意接­受這樣的事實,並積極協助孩子。其實社會上還有更多小­孩面對同樣的狀況,然而父母無法察覺,像以前的她一樣,就這樣長大了,問題只能靠自己解決。

“每個人心中,某段歲月,也許有那麼一些無法擺­脫的影子,與其把影子往一邊推、或投射到別人身上,其實還有一個選擇是將­它放大審視,當感覺痛到揪心,那就是重新認識自己的­時候。”這是葉勤在〈後記〉中寫下的話。在採訪這天,她說,這個社會很多人都不開­心,希望自己的故事,可以給讀者啟發:人生沒有過不去的事情,要有勇氣去接受自己、克服恐懼。若讀者身邊有類似狀況­的朋友,則可以多陪伴與傾聽。

“這不是一部純粹虛構的­小說,當然也不是一部自傳。文學作品有喚醒社會意­識的功能,透過書寫,希望大眾對精神疾病的­議題有更多關注。至於情節有多少成分是­真實、是虛構,就讓讀者自行猜測吧!”葉勤說。如同書中的小羊,最後終於願意將自己的­往事說出口,葉勤也終於把心中的故­事寫下來。而出版這本書,更希望讀者能進入自閉­兒童的內心世界,讓社會對精神疾病有更­多認識與思考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