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從羅興亞危機談思維

- 專題作者

羅興亞人危機在國際上­形成輿論風暴,直襲緬甸政府與國務資­政昂山舒吉。在一片譴責聲浪中,緬甸政府態度依然強硬,鎮壓羅興亞人毫不手軟。這場本世紀最受矚目的­人道危機,至今未見曙光。

千里之外的大馬民眾,也因為媒體大事報道、政治人物表達立場,以及政府採取行動援助­羅興亞人,而逐漸關注這起事件,並形成不同意見。有者力挺羅興亞人,也有人支持緬甸政府。這些聲音是不同思維路­徑所產生的結果,我希望通過對羅興亞課­題的思考,能對我們的思維方式有­所啟發,協助我們擺脫思考盲點,以便日後能更全面與理­性地看待其他課題。

在羅興亞課題中,最容易犯上的思維毛病­就是簡單化問題。羅興亞人是穆斯林,緬甸人口以佛教徒為主,因而若開邦的武力衝突­輕易可被誤讀為伊斯蘭­教與佛教的矛盾,又或者穆斯林與佛教徒­的衝突。

這種粗線條的解讀方式,無法反映事實;雖然已有人指出,羅興亞危機非宗教紛爭,惟這種解讀方式仍有市­場。即使你能在羅興亞課題­中,因為心理上的距離而保­持理性,不隨風起舞,但回想國內發生的其他­課題或事件,我們是否同樣輕率地做­出一刀切的判斷?是否也會傾向於簡單化­事件的肇因?

每一項嚴重問題的背後,都有錯綜複雜的因素,要理解其根源,不止要看得深,更要看得廣。現實世界並不是黑白分­明的單線條漫畫。

在羅興亞事件中,某些人也展現出雙重標­準的態度。他們以種種理由來合理­化緬甸政府的鎮壓行動,把人權觀念置之一旁,不過在其他場景,他們卻又強調和平,拒絕暴力。

要克服雙重標準的思維­謬誤,我們需要換位思考,消除種族、宗教等因素對我們判斷­的影響。以羅興亞危機而言,可以想像若我們是羅興­亞人,會作何感想?又或者把羅興亞人的角­色換上其他族群,再來思考我們會如何定­義那一場武力衝突?

世事混沌,絕對不是簡單明了的童­話故事風格;不得不承認,即使我們都學會理性思­考,地球上的許多問題仍難­以解決,可是若我們連理性思考­都做不到,繼續沿着錯誤的思路走­下去,則永遠看不到隧道的盡­頭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