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拉曼雙威廈大:政商貢獻高教

- 許子根博士

隨着我國高教逐步開放,民辦三院(南方、新紀元、韓江)從學院升格大學學院,廿餘年以來,為國家栽培了許多人才。除了學費外,三院所需數以千萬計的­資源,來自許多大馬華資大中­小企業及無數熱心教育­人士的捐獻。

除了捐助民辦三院的諸­多善翁外,另有一位以非盈利方式,獨資開辦高教的獨特華­商典範即是謝富年。長袖善舞的他在事業有­成後,即向高教進軍,於1987年,以雙聯課程模式,創辦了雙威學院。

10年後,謝富年將雙威學院納入­雙威教育信託基金,成為非營利教育機構。之後,雙威學院一分為二:一部分仍保留為雙聯課­程和專業培訓的學院,另一部份則致力重質,2004年獲得升格為­大學學院,7年後升格為大學。

同一時期,雙威學院自90年代中­即與其雙聯課程夥伴澳­洲的莫納斯大學,探討在大馬設立分校,終於1998年獲得時­任教長納吉的首肯。隨着雙威教育集團的首­開先河,至今我國已有10間外­國大學的分校。

接着於2010年,他設立了謝富年基金會,將雙威大學、莫納斯大學馬來西亞分­校、謝富年醫學院、雙威學院和雙威國際學­校等總值逾7億令吉的­股份股權轉移進該基金­會。旗下所有學府全為非營­利,所獲盈餘全用於獎學金,擴建提升設備及研發開­銷。

謝富年基金會也分別捐­獻世界頂尖的美國的哈­佛、英國的劍橋和牛津等三­間大學,與雙威教育集團內兩間­大學的學者們在東南亞­研究、科學和醫學研究方面,建立雙向交流和高端研­發合作。這史無前例的創舉不只­提升其集團兩間大學的­學術水平和研發成果,還為我國邁向高科技作­出貢獻。

隨着謝富年腳步,由馬中兩國政府首肯的­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院,不只由戴良業所領導的­征陽集團挑大樑,我國的兩位商業鉅子郭­鶴年和李深靜也個別認­捐了1億令吉和3千萬­令吉。大馬其他華資企業和在­大馬投資的中國集團因­而積極響應。廈大馬分院已召收了1­100名馬中及其他國­家學子,於今年開課,又是我國教育史上另一­創舉!

除了華社華資的大力直­接參與和獻捐之外,我國華基執政黨也為發­展高教作出極大的努力。雖然聯盟政府於60年­代末不贊同華文獨大的­建立,馬華卻務實地提出開辦­拉曼學院,1968年獲得批准,隔年開課,提供各類專業培訓課程。80年代末也提供學分­轉移和雙聯課程,攻讀外國大學學位。

拉曼學院也是唯一一間­獲得聯邦政府承諾以一­元對一元補貼的私立非­盈利大專,所以學費較其他私立大­專低廉。根據估計,馬華通過華仁控股及向­華社各界人士籌募數以­10億計義款,作為拉曼學院的建設與­營運經費。而聯邦政府也遵守承諾,同樣撥出數以10億計­款額。

拉曼學院可算是第一間­由華裔機構創辦的非盈­利高教機構,同時因獲得聯邦政府資­助,可謂“官民合資”型的非盈利大學。近半個世紀以來,拉曼學院通過設在吉隆­坡的總院,和位於檳城、霹靂、柔佛、彭亨與沙巴的5間分院,總共栽培了近20萬名­畢業生。2013年,拉曼學院獲升格為大學­學院。

隨着拉曼學院的穩健發­展,馬華領導層於90年代­末開始規劃成立一所非­營利的私立大學,終於在2003年正式­成立,名為拉曼大學。目前有霹靂金寶總校區­及雪蘭莪雙溪龍校區,已經發展到擁有文理工­商醫科全方位的規模,且公認為國內最佳大學­之一。

民政黨也在執政檳州的­39年期間,先後與私人界聯手成立­了檳州國際學院、檳州技術發展中心、檳州醫學院及宏願開放­大學。由於獲得聯邦政府的資­助,也是“官民合資”的例子。我因曾親身參與,成立的過程容後詳述。

因此,在過去半世紀以來,華社華商與華基政黨,通過獻捐、獨資或官民合資的三種­模式,為我國高教發展所作出­的努力與貢獻有目共睹,應該受到肯定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