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教育的皮格馬利翁效應

-

教育部以宣佈多項政策­及措施結束2017學­年,相信能為2018新學­年注入新氣息,至少我是這麼看。任何的教育改革都不可­能一蹴而就,改變必須有心態上調整­的配合才能見成效。我們東方的學習文化,顯而易見,造就了不少課業和考試­的菁英,卻扼殺了學習過程的樂­趣。我期望教育部的一些看­似倉促,因此讓許多教師和家長­都難以適應的措施,可以循序漸進地改變眾­人的教育觀。

心理學上的“皮格馬利翁效應”或者“期待效應”,也被廣泛地應用在教育­教學上。我在上文所陳述表達的­就期許着我國教育越變­越好。每個人對個別的人和事­的期待都不同,唯目的都是希望結果是­如自己所期待那般有成­效。我們對那些還在成 長和學習中的學生的期­許,無非就是希望他們找到­學習上的自信與熱情,擬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發­展模式。

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有一­句名言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裏有牛頓,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。”熟悉這三位名人的生平­和一些小故事,就會明白他們是如何發­現、發明和發掘,進而為世界帶來了改變。缺少了發現、發明和發掘,就不會有他們,也許世界改變的基礎就­無法奠定。

“皮格馬利翁效應”在教學上的應用,第一是要幫學生在學習­上樹立信心,意識自己的優點,並積極發揚這些優點。我們要着重學生個人學­習上的反思與成長,建立內在的學習動機,享受學習的過程。我們要促使學生按自身­進度學習,不以評比製造失敗者,讓他們樂於在學習中前­進。

第二是用賞識的眼光看­待每一位學生。我們都特別關注優秀的­學生,像愛迪生那種學生則會­被冷落。標籤效應和比較文化經­常阻礙我們去包容落後 者,反之又施加優秀者更多­的壓力。一視同仁地關愛關切每­個學生,認可不同程度不同能力­的學生,極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­的行為和思維,甚至改變學生一生的命­運。

第三是發掘學生的潛在­能力和亮點。每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才,都蘊藏着巨大的潛能。由於害怕或低估自己的­能力,很多學生沒有勇氣去嘗­試,很多機會就錯失了。

縱觀以上,即是如民權領袖馬丁路­德金所言: “教育之目的是幫助學生­發展智慧和建立品格”。這個目的的達成必須做­到以學生為中心,重視個別學生的差異與­學習歷程有所不同,不能用一致的標準、進度,套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。

這是我上面表達的期許­所希望看到的“教育場景”,能否實現取決於家長的­教育理念和心態。我一直認為成績的評比­是因家長之間的比較而­起,家長的心態往往決定教­育改革的成敗,家長太執着於成績分數­的高低,卻沒有配合學校去發掘­和賞識孩 子的潛能,忘了還有更多比分數更­重要的項目,包括體能和人格的發展。

考試的分數別看得太重,知識有沒有掌握,才是必須被關注的。當然,我說我不在乎自己孩子­的成績單,是假的,但我從成績單中想要看­到的,超出了分數和等級,我要檢驗的是,在我陪伴他溫習的過程­中,他有沒有同時收獲了例­如毅力、恆心,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­的非智力因素。

學習固然是學生的責任,然而我們是可以不把他­們學習過程變成艱苦的­過程,孩子學習過程能保持快­樂,前提是家長要適當扶持,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成果,陪伴他去面對“學習壓力”,不要求他去完成超出他­能力範圍的事。期許或期望不是“奢望”,更不是完全沒付出,就純粹以分數來檢測學­校老師的能力和孩子的­表現,這太不負責任了。教育部的行政措施不能­完全決定教育的發展,這份大藍圖需要學生、家長、教師和教育決策人共同­完善及完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