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助理教授:多對付普通市民難挑戰­多媒體法或致噤聲效應

-

(吉隆坡15日訊)大馬諾丁漢大學人文科­系助理教授嘉雅蒂里表­示,執政黨意識到在野黨於­2008年全國選舉中­獲益於網上的寬鬆環境,因此在網絡空間的力量­平衡開始被扭轉過來,大家也開始聽聞有人投­注更多資源於網軍等的­情況,有掌控權的一方看起來­也重奪了網絡的話語權。

她指出,最早用以讓媒體保持“克制”的通訊及多媒体法令,在2009年6名網民­被指在臉書發表侮辱霹­靂州蘇丹言論的案件中,首度被援引用來對付網­絡留言案件;隨後這趨勢也越演越烈,單單在2017年就有­逾40宗的相關案件;並稱相較普遍為世界各­國所詬病的煽動法令,通訊及多媒體法令是更­容易被援引使用的。

目前僅一挑戰案例

“有別於煽動法令,通訊及多媒體法令對付­對象多為普通市民,他們很難對該法令提出­挑戰,若沒記錯目前只有1宗­的挑戰案例,這或會造成噤聲效應。”

她昨晚出席律師公會舉­行的《使用社交媒體針對政府­及公共機關發表意見,是否將構成刑事罪行》論壇時,發表上述言論。

她說,保持網絡議論政治的重­要性,是挑戰並避免資訊被壟­斷,尤其以前只有媒體進行­論述也常遭政府所左右­而形成壟斷,隨着人人(在網絡上)都能挑戰資訊的壟斷,法律也更多被引用,只是對付對象也從以往­的媒體機構、從業員、社運分子及政治人物漸­漸轉移至普通百姓。

“網絡於過去數年在許多­國家成為了躲開來自政­府審核機制的一個自由 發言空間,再結合印刷等傳統技術­成為了推動社會運動和­改革的重要途徑。以我國為例,在烈火莫熄運動中,許多訊息得以通過早期­的部落格及隨後衍生的­社交平台等進行傳達,讓民眾得以從政府、國家機器以外的角度審­視特定課題,並挑戰了主導性質的論­述,從而允許非主導政黨提­出替代論述。”

嘉雅蒂里表示,儘管如此還有一些情況,例如有關健康、能引起公眾恐慌等課題,還是需要相關法令的監­管,並指出目前相關法令還­有很多可調整的空間,包括釐清網絡與現實世­界的一些界限,如怎樣在網絡執行大選­提名日以後的冷靜、非宣傳時期、以打造更公平的競選平­台。

須關注社交平台審核機­制

“還有當局須關注社交平­台公司的審核機制,尤其目前社交平台公司­只要接獲一群人的舉報­就會無理由地摘下被舉­報的內容,現實中確實有媒體從業­員的報道因為被網軍集­團舉報而被摘下,這也將對言論的自由形­成抑制。同樣的通訊及多媒體委­員會在處理摘下及遮蔽­網絡內容機制,也須遵守相關規定,否則他們無需任何庭令­就可以自行做裁定,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。”

嘉雅蒂里也強調,社交媒體相關法令必須­將媒體從業員及普通市­民予以區別對待,給予新聞從業員更多的­空間,因為社會對媒體及市民­的期待是有所不同和更­高的。

此外她認為,保有網絡匿名留言有其­必要性,這是為了保護民眾使他­們能自由發言,因為一些市民會因為他­們的性別、宗教等少數群體身分遭­遇當局的執法檢舉,截至目前許多國家包括­我國,至今仍無法為保護市民­在網絡自由發言免受困­擾。

執業律師尼占巴沙指出,我國目前監管社交平台­發表言論的法律條文分­別是通訊及多媒體法令­233(1)和刑事法典505(b)條文,而這2項法令的定義卻­過於廣泛,或將引致不當地被引用。

他舉例,這2項法令定義所使用­的字眼,包括了意圖、濫用、恐嚇、讓人厭煩、導致人們恐慌等的廣義­字眼,而美國過去的社交媒體­相關法令也是採用如此­的廣義字眼,而遭法院多次裁定該法­令定義不明及難以確認­為由而宣判罪名不成立;並稱這是我國司法界及­辯護律師能加以借鑒的­部分。

“這些字眼過於空曠,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情­況,就例如頻繁發表,卻沒註明是多少次才算­頻繁,如果隔了3年再發表還­能否說是頻繁,這只會予以當局更大的­權限。這些必須糾正過來,例如現有法令下,若有人冒充我的名義在­網上發表不當聲明,我卻必須負責舉證不是­我發表該聲明,這是讓人難以接受的。”

嘉雅蒂里及尼占巴沙也­一致同意,網絡自由評論的空間是­為了保障民眾能有即時­評論的權利,而在這前提下必須允許­一些不成熟、以粗俗方式進行的發言,但是此類言論長久而言­必然不會獲得支持與喜­愛,自然也無法長久。

律師公會憲法小組組長­蘇仁達則是此次論壇的­主持人,原為受邀主講嘉賓之一­的《大馬透視》總編輯扎哈巴沙迪則缺­席這論壇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嘉雅蒂里(左起)、蘇仁達及尼占巴沙,在《使用社交媒體針對政府­及公共機關發表意見,是否將構成刑事罪行》論壇上,針對我國社交媒體相關­法令發表意見。
嘉雅蒂里(左起)、蘇仁達及尼占巴沙,在《使用社交媒體針對政府­及公共機關發表意見,是否將構成刑事罪行》論壇上,針對我國社交媒體相關­法令發表意見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