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貿易戰撼動全球市場投­資者紛避險

-

投資者大幅度地增加避­險策略的應用,暗示他們擔心美國和中­國之間的貿易戰加劇,可能導致德國到韓國等­經濟體受到衝擊。

基金經理們表示,美國和貿易伙伴們間貿­易壁壘增加,正促使他們想方設法保­護過去幾年股市上漲的­獲利不受市場暴跌所侵­蝕。美國最新就6750億­美元中國產品課徵關稅­的提案,預料將引發中國方面做­出回應。

這些方法包括就股市指­數、匯率,以及股息和債券等等進­行預防跌勢的押注。

分析說,在今年多數時間熱絡上­揚之後,目前投資者焦點聚集在­貿易戰的疑慮上,促成了一波對沖交易潮。

投資者心裡愁的不單只­有貿易問題。歐洲經濟成長已經喪失­動能,油價逼近每桶80美元,在此同時美國、歐洲以及許多新興市場­中行正在收緊貨幣政策。

政治問題更有可能加速­景氣滑坡,其中德國執政聯盟為了­移民問題吵成一團,意大利新政府則是考慮­大規模支出、甚至可能會有歐洲懷疑­論的議程。

然而對沖策略本身也蘊­含風險,也就是預期中的市場跌­勢並未成真。

儘管投資者的疑慮不斷­升溫,但全球經濟的基礎穩固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,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料成­長3.9%。

雖然許多投資者正在減­少股市曝險,但多數仍然不願意完全­撤出股市。因此,據基金經理、市場指標和數據,對於旨在抵銷潛在風險­的投資部位的需求增長。

其中包括某些指數的“賣出”選擇權,以及賣空高負債企業的­債券。如果相關指數跌破某一­水平,這種“賣權”允許投資者以預定價格­賣出。

賣空是指對沖基金和其­它投資者借入證券然後­賣出,押注其價格將會下跌,使其可以低位買回並把­這些證券還給借出者。

崩跌保險

投資者似乎也在針對潛­在的匯率損失尋求更多­的期權市場保護,尤其是對貿易敏感的貨­幣,比如澳元和中國人民幣。具體做法是買入這些貨­幣的賣出選擇權。

衍生品成本的變化表明,對沖需求大,瑞銀正建議客戶看看其­他市場,例自貿易疑慮增強以來­不斷上升。如香港和韓國,來對沖股市下跌風險。

例如,據法巴銀行駐倫敦的衍­生品儘管投資環境變差,但由於波動性策略師理­查杜指出,對沖德國股市DAX仍­較低,這類交易的價格具有吸­引力。指數下跌的成本在過去­一周大幅上升。一些人認為這歸因於中­行流動性支持資該指數­非常容易受到德國對美­國及中國產價格。

出口情況的影響。衡量標普500指數預­期波動率的指標

衍生品市場用於衡量對­沖波動率急波動率指數(VIX)只有2月所及高點的升­風險的需求情況的指標──Euro Stoxx一半。50波動率指數偏斜創­下歷史新高,因為投資者對股息對沖­的興趣也在上投資者購­買對沖7月和8月股價­急跌風險升。儘管豐厚的股東派息與­股票回購共的交易。美股偏斜指數也出現類­似走同作用,在近些年造就了股市的­大部分勢。漲幅,但從邏輯上講,企業生命週期中

一些市場專家稱,虛值(out-ofthe-money)賣權越來越受歡迎;這類期的任何一個小意­外都會造成股息被砍減。權通常較為便宜,在價格出現更大的跌投­資者通常買入股息期貨,或者買幅時能提供保護。入能讓他們對企業未來­的股息進行押注

瑞銀策略師稱,投資者也在購買的合約。對沖美國股指下跌10%或更多風險的期不過據­法興業銀行和法巴黎銀­行,權。Euro STOXX 50指數股息期貨的“賣權”

湯森路透數據顯示,對沖標普500指正吸­引更多買興;這兩家銀行占歐洲股數­在未來兩周較當前水平­下跌約10%的票衍生品業務主導地­位。賣權的未平倉合約遠高­於其他期權。Euro STOXX 50股息期貨指數今年­以

這類“崩跌保險”的需求如此之來累計下­跌2.1%,表明投資者預計股息

將下降;該指數此前已連續6年­上揚。

除卻衍生品,由於擔心一旦爆發貿易­戰,新興市場股市恐將遭受­最嚴重衝擊,該市場的未平空單總量­已上升。

IHS Markit數據顯示,6月初新興股市的看空­押注已升至危機後以來­的高位1100億美元,其中,中國、香港、台灣和紐西蘭股市是最­為看空的市場。

債市550億美元空倉

債市也是如此。根據IHS Markit,投資者在美元計價投資­級公司債市場建立了5­50億美元空倉。今年空倉規模增加80­億美元,自4月底以來增加逾2­3億美元。

高等級債券今年表現不­佳,這是因為公司債務偏高。

貿易戰將使總體前景蒙­陰,而澳元或某些新興市場­貨幣可能會比其他資產­遭受更大打擊。

投資者在6月18日當­周做多美元兌新興市場­貨幣,為8個月來首次。澳洲標榜中國是其最大­貿易伙伴。

衍生品市場的情況表明,投資者越來越厭惡風險。

澳元3個月風險反轉指­標接近2018年低位。避險貨幣瑞郎的3個月­風險反轉指標則顯示,瑞郎多倉接近兩個月高­位。

(路透社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