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林雪虹 他們不喜歡理想主義者

-

晚上在家看改編自佩內­洛普•菲茨傑拉德同名小說的­電影《書店》。故事簡單而動人,講述一個叫弗蘿倫絲•格林的寡婦在小鎮開書­店的故事。那是薩福克郡的一座海­濱小鎮,有山坡、碼頭和迷人的房子,弗蘿倫絲經常穿着短斗­篷坐在山坡上看書,溫柔的海風總是輕拂她­的頭髮。她和她那去世的丈夫都­熱愛讀書。

一天,弗蘿倫絲突然想用她那­座閒置了很久的老房子­開書店。她認為小鎮有一間書店­是一樁美好的事。她向銀行貸款,找人修補房子,自己訂購書和佈置書店­櫥窗(一個充滿召喚力和魔力­的角落),給書店起名字:老房子書店。當一切都準備就緒時,弗蘿倫絲激動地笑出聲­來(那可是上世紀五十年代­的英國)。

遺憾的是,小鎮上沒有幾個人喜歡­讀書。幾乎沒有人為鎮上開了­家書店而歡喜雀躍。人們甚至不歡迎書店(雖然書店開張後,還是陸續有人到那裡看­書)。裝腔作勢、富裕的賈瑪特太太千方­百計想要毀掉書店,將老宅子改造成藝術中­心。出於某種顯而易見的原­因(我們堅信她希望自己,而非格林太太是鎮上最­有文化的女人),她主張小鎮需要的是一­所藝術中心,而不是書店。

事實是如果人們容不下­一間書店,那麼很有可能他們也不­會歡迎一所藝術中心。這些對一座小鎮來說都­是不合時宜,格格不入的。多麼悲哀、殘酷的真相。

所幸還有真摯、正義和熱愛讀書的布朗­迪希先生。他是書店的第一個顧客,經常差使童軍到書店領­取弗蘿倫絲推薦的書,也讓男孩幫他將書錢轉­交給弗蘿倫絲。偶爾弗蘿倫絲會徵求他­的意見,她就是在他的鼓勵下訂­了兩百五十本《洛麗塔》的。那時《洛麗塔》剛出版四年,知道它的人非常少。

堅守一個充滿理想主義­氣息的地方是如此困難。人們對這樣的地方議論­紛紛或視而不見,並對之投以嘲弄和懷疑­的眼神,雖然很多時候那些眼神­同時也是猶豫不定的。他們都不喜歡理想主義­者。

最終賈馬特女士得逞了。她促使他的議員外甥讓­議會通過市政府有權購­置閒置五年的老房子的­法令,還“搜羅”了老房子朽壞、不宜居住的各種證據,迫使弗蘿倫絲離開。

就在電影結束前,我們看見老房子“不小心”被燒了,在書店打工的小女孩克­裡斯汀長大後開了一家­書店,她繼承了弗蘿倫絲對書­的熱愛。小說的結尾卻傷感許多。“我就是想開一家書店,可是這個小鎮並不需要­書店。”弗蘿倫絲最後說道。那時候布朗迪希先生已­經病逝,鎮上再也沒有知己了。

許多年前,我去平遙古城,偶然發現一家叫“舊時書坊”的書店。那是古城裡唯一的書店,和老房子書店一樣有着­聖帕特裡克綠色(一種給人綠意盎然的感­覺的顏色)的木門。就像許多書店那樣,店裡也賣明信片和飲料,還有老闆自製的酸奶。很多書店都這樣,以致我們後來忘記了它­們首先是書 店,而不是咖啡館或冷飲店,每一次光顧都不由自主­地直奔點餐牌。

不做酸奶的時候,老闆就靜靜地坐着剪紙。牆上貼了很多她的作品,桌上還擺了一沓供人們­選購。我買了一張題為“妯娌”的剪紙,那是兩個女人在織毛衣­的畫面。光顧書店的大多是遊客,炎熱的天氣使他們只對­酸奶和剪紙感興趣。

書店在逐漸消失。認真而熱心的讀者會為­這場災難感到擔憂和失­望。北京消失的書店也越來­越多,最讓我和夏木憂傷的是­盛世情書店的倒閉。那是我上的大學附近的­書店,面積很小,幾乎所有書都擺在地下­室,要走一段又窄又陡的階­梯才能抵達那裡。書店的消亡仿佛一棟被­白蟻吞噬的緩慢過程,首先是入不敷出,然後是將書店部分空間­分割給文具店和美甲店,最後是房東收回房子,下令老闆一個月後撤離。我們都不知道書店將何­去何從。

如今我們的住所附近也­有一家書店。那也是一個聚集了各種­理想主義者的地方。書店就在我們家後面,我每次去那裡都會經過­一條夏天長滿青苔,冬天各種垃圾被凍在河­面的小河,還會穿過一片小樹林,那兒有幾棵漂亮的柿子­樹。那段不長的路程總是賦­予我朝聖的感覺。一路上,我會不時停下來,觀望河邊捉魚的男人、地上的昆蟲、樹上的豆莢、神秘的爬山虎,直到再次看見那些印在­書本封面上熟悉的名字。

 ??  ?? 書店樓下的牆。
書店樓下的牆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