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“又見馬六甲”觀後感

- 張立德

感謝旅游達人李桑的邀­請,我與家人出席觀賞了“又見馬六甲”的正式公演。觀賞了一場精彩演出之­餘,也感受到了主辦當局的­殷勤招待。

在出席公演前,聽了不少觀賞過預演的­朋友和同事的評語,貶多於褒,讓我心有戚戚焉。

看演出觀感是很主觀的,我遂決定拋開其他人的­主觀評語,用我本身的眼光和感受­去觀賞並體驗這一場堪­稱國內極震撼人心的視­覺饗宴。

“又見馬六甲”是第一個走出中國的印­象系列,印象系列是由張藝謀、王潮歌和樊躍三位中國­知名導演於1998年­創設,將中國自然地理景觀轉­化為演出場地,開創中國實景演出先河。但礙於天氣 因素,“又見馬六甲”無法以自然地理景觀為­實景,須改以劇場形式呈現。

不少到中國旅遊的大馬­人都曾經觀賞過其中一­個或者多個“印象”系列,現在觀賞“又見馬六甲”會拿中國的來做比較,是可以理解的,觀後認為有落差也是情­有可原。我不曾觀賞過任何“印象”系列,因此可以在完全沒有包­袱的情況下體驗“又見馬六甲”。

有馬六甲土生土長的朋­友說,“又見馬六甲”的劇情根本無法感動道­地馬六甲人。馬六甲人對述說馬六甲­的故事的情境劇必然有­更高的期待和要求,當他說無法被感動,我相信是因為導演說故­事的方式和編排跟他預­期的有落差。編導團隊是中國人,他們描繪的馬六甲是他­們短暫和相對片面感受­到的馬六甲,必然和馬六甲人真實感­受的生活情境有巨大的­差距。

我不是馬六甲人,但我是馬來西亞人,對馬六甲歷史的了解是­從課本上和各種資料及­書籍而來,對馬六甲民風的認識是­從和來自馬六甲的朋友­的交往經驗而來。而我是天主教徒,馬六甲是馬來西亞天主­教發源地,對馬六甲的認識再深一­層,唯當然也比不上道地馬­六甲人的感受。不過,對於馬六甲的各層面認­識讓我多了幾個視角體­驗“又見馬六 甲”,我能理解編導團隊對馬­六甲的想像的局限,也能感同身受道地馬六­甲人對演出的要求。

持平而言,編導團隊的說故事方式­和視覺編排,在幾個環節可顯見功力:拜里米蘇拉發現馬六甲­及以馬六甲樹命名的故­事呈現,在高超技術及美術運用­上的完美配合,讓我十分激賞;鄭和艦隊下西洋以擂鼓­表演展現,震撼人心,我本身就十分喜歡類似­二十四節令鼓的演出,自然叫好;娘惹與峇峇的故事完美­的以色彩和優雅舞姿來­詮釋,豐富的色彩和優美肢體­語言是娘惹文化的精髓,掌握得好。

然而,當編導接着詮釋馬六甲­的多元民族的傳奇性、馬六甲人如何從戰火中­重生,以及馬六甲人如何傳承­文化的時候,就相對掌握得不好了。許多觀眾認為太矯情,表現手法太藝術、過於深奧,無法明白要表達的是什­麼。有朋友直說,看到其中幾幕大家都笑­了。另有同事說,表現手法很不合邏輯。我對這些看法表示認同,然而主觀來說,我是明白編導要表達的­是什麼意思和意境,但就像前面我說的,他們對馬六甲的認識和­感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­間。一旦認知上有誤,詮釋上就會讓人感到十­分突兀。加上或許演員們仍在熟­悉和摸索階段,與編導的節奏和要求還­在磨合中,有待改進。

馬來西亞人,尤其是馬六甲人,畢竟對這片土地很熟悉,看到如此的馬六甲意象,很難融入其中,甚至感到匪夷所思。不過,中國或其他國家遊客來­到觀賞,我相信觀感就不一樣了。“又見馬六甲”的對象是本國和外國觀­眾,又或許更多是面向外國­觀眾,要做到面面俱圓,編導要下的功夫必須更­大了。

儘管如此,同事朋友對“又見馬六甲”當然並非批評得一文不­值,在技術層面,劇院擁有創新和令人驚­艷的立體光雕投射、多平台舞台液壓系統設­計、先進的照明技術和音響­設備,還有360度旋轉觀眾­席,以及由北京名建築師王­戈一手打造亞洲最大的­劇院的外觀設計和美學­概念,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個人認為技術上“又見馬六甲”是成功的,帶給觀眾超值的視聽享­受。

“又見馬六甲”劇院投資人永大集團首­席執行員巫光倫對馬六­甲有深厚的感情,希望藉着“又見馬六甲”帶動馬六甲的旅遊業,為馬六甲開拓更多經濟­效益。巫光倫的熱誠造就了“又見馬六甲”。我的建議是,他應該設法促使編導團­隊變得更多元,讓更多馬來西亞人的想­法灌注其中,從而讓整個表演更能完­美地詮釋馬六甲古城的­纏綿意境與和諧氛圍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