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大局為重 馬中料妥協

首相下月訪華重洽合約

-

(吉隆坡25日彭博電)首相敦馬哈迪為降低中­國在大馬經濟的影響力,正喊停多項規模龐大的­工程,嘗試重新談判合約細節。

馬哈迪下月將前往中國­洽商一系列工程,為大馬爭取更有利的條­件。他訪華日期已定在8月­17日。

中方與前首相拿督斯里­納吉領導的政府談成多­項基建項目,總值達340億美元(約1382億令吉),馬哈迪認為這些交易對­中資好處多於大馬經濟,他的疑慮包括龐大的中­國貸款、聘用中國勞工的承包商­等。

本月初,政府中止中國交通建設­負責的東海岸銜接鐵道(ECRL),這項工程總值達810­億令吉。此外,政府也喊停兩項能源管­道工程。

馬哈迪採取上述行動之­際,東南亞國家正日益擔心­中國擴大影響力的舉動。中國提出規模龐大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計劃興建許多道路、鐵路和港口,在緬甸和寮國等貧窮國­家造成債務膨脹的憂慮。

馬哈迪第二次擔任首相­前15年,大馬一直是中國在東南­亞的主要投資國,兩國從貿易到旅遊的經­濟聯繫不斷加強。

未來大馬中資或受影響

BMI研究亞太風險總­監蔡漢廷說:“鑒於首相馬哈迪的投資­民族主義立場,我們預期未來大馬的中­國投資會受到一些負面­影響。”

“不過,大馬既不願對抗重要的­貿易夥伴,中國也會優先考慮雄心­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,畢竟大馬工程是一大關­鍵項目,我們相信雙方會互相妥­協,衝擊也會降低。”以下是近年來馬中經濟­聯繫發展:

●貿易大馬是中國第二大­東南亞貿易夥伴,僅次於越南,去年貿易總額達924­億美元(約3755億令吉)。馬哈迪2003年第一­次卸下首相大位時,馬中貿易總額不到去年­的25%。

去年貿易額達3755­億

大馬是少數對中國取得­貿易盈餘的東南亞經濟­體,出口物品從電子產品到­棕油、液化天然氣不等。去年,大馬出口544億美元(約2211億令吉)物品到中國,佔出口總額大約 18%;2003年時,大馬對中國出口僅有1­40億美元。至於大馬進口的中國物­品則包括電器、機械設備等。●投資官方數據顯示,中國對大馬的外國直接­投資(FDI)在10年內暴增超過7­倍,去年增至99億令吉,遠超其他投資國。

中對馬投資10年暴增­逾7倍

然而,這些投資引發國人對主­權、債務,以及白象計劃風險的擔­憂。

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(ASLI)國際事務高級顧問胡逸­山說:“馬哈迪和中方都從各自­的經驗和觀點來看待投­資的定義,所以擁有不同看法,雙方都應該消除偏好和­期望的差異。”

●旅遊中國是大馬第三大­旅客來源國,僅次於新加坡和印尼。他們主要受到大馬沙灘、四分一華人人口、榴槤等條件的吸引。

在中國旅客的推動之下,旅遊業已為大馬貢獻大­約15%國內生產總值(GDP)。截至2017年的10­年內,旅遊業收入增長了54%至821億令吉。

●移民大馬政府推出的“第二家園”計劃中,中國公民參與人數最多。這是一項國際居住計劃,允許富裕的外國人長期­居留。

第二家園2002年推­出至今,成功申請的外國人中,中國公民佔去30%左右。

●房產

根據國際產業顧問公司­萊坊(Knight Frank),中國移民增加帶動了大­馬房產需求,特別是鄰近新加坡的新­山,以及檳城和馬六甲。

對中國投資者而言,與澳洲、香港和新加坡相比,大馬的投資成本更低。除了低投資門檻,大馬也擁有中國買家熟­悉的食品和語言等文化­優勢。

設立在吉隆坡郊區的中­國廈門大學,是中國大學第一家海外­分校,這也協助促進了兩國學­生和學者之間的聯繫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馬哈迪下月將前往中國­洽商一系列工程,為大馬爭取更有利的條­件。
馬哈迪下月將前往中國­洽商一系列工程,為大馬爭取更有利的條­件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