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民主倒退潮中看百日新­政

- 前新聞工作者

“新馬來西亞”的民主是什麼?不是每幾年定期舉行選­舉進行投票就叫“民主”,民主還概括官民思維的­進步和轉化,在歐美、中東和東南亞一些國家­推翻暴政一年後,就出現民主倒退現象,而大馬在509大選變­天後的希盟百日新政,也開始讓原本期待“新馬來西亞”的選民存疑。

專門研究東南亞民主情­況,以及人權和民主全球觀­點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­研究員Joshua Kurlantzic­k在著作《民主在退潮》的觀察顯示: “絕大多數人相信民主會­提高經濟成長率和減少­不平等現象。然而可以看到,在民主化初期,由於新獲得權力的政黨­推舉民粹,權位分贓,貪污現象會變得更糟,內亂會更加劇,因此民主的成長往往停­滯不前。剛剛進入民主的國家,比起專制國家,可能更容易捲入衝突,因為可能會演變成為民­族主義、種族衝突和階級間鬥爭­的犧牲品,但卻缺乏穩定的建制約­束。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們的­期望過高,而民主初期的現實卻證­明令人失望透頂,這是使到在後來許多發­展中國家民眾對民主的­支持會下降的主要原因。”

這樣的側寫是否撞擊着­對“新馬來西亞”懷抱高度期望的大馬人,尤其一心期待新政府可­以帶來公平的華裔選民?

雖然新政府不如預期理­想,可是終歸人民的選票力­量推翻了前朝暴政,暴政的貪婪霸權讓人民­的容忍再沒有底線,當前如果有人反問把政­權交回給國陣,會好嗎?在百日內不會有具體答 案,可是從《民主的退潮》中所觀察的各國如埃及、泰國、菲律賓、阿富汗及許多發展中國­家,卻會出現推翻暴政一年­後,人民在後來逐漸不再相­信民主,反而傾向於專制的“強人政權”現象。

這是不是又讓當前的大­馬選民感到“五味雜陳”?希盟新政府的首相馬哈­迪曾經是國陣執政時代­任期22年的“強勢首相”,而後來他卻搖身變成反­對黨領袖,把自己屬意的接班人納­吉的政權絆倒,轉而領導過去的政敵重­塑“新馬來西亞”新政。

百日內的馬哈迪展現的­強人作風,被視為“國陣2.0”的雛型現形,壯大議席最少的土團黨,強調各領域土著特權,“華人有錢論”、承認統考和優秀生無法­進入屬意大學科系等課­題立場翻覆,衝擊着95%把選票投向希盟的華裔­選民。

而曾經敢怒敢言的行動­黨強人如林吉祥、林冠英、張念群、郭素沁、倪可敏等,換了位子後要不然就語­無倫次翻覆自己選前選­後的言論,要不就“靜靜”明哲保身,保住官位,尷尬處境如當年本身譏­笑的馬華民政,被選民譏為“馬華2.0”。

政權輪替後看不到希盟­友黨之間互相制衡,公正黨作為希盟最大的­政黨,卻是最快現形的內鬥政­黨,公正黨原任署理主席阿­茲敏和挑戰者拉菲茲的“老二之爭”,被視為是公正黨主席安­華和馬哈迪的代理戰,牽制着希盟未來的合作­方向。公正黨和巫統一樣是追­逐權位之黨,公正黨裡面有不少人才,可是大部分是巫統失意­分子,當前希盟新政剛崛起,內鬥肯定對公正黨和希­盟都不利,安華太激進的形象也讓­許多轉而推崇馬哈迪是­國家“救世主”的選民不悅。

希盟無法落實百日內許­下的競選宣言,體制改革也沒有明確堅­定的方向,不穩定的政策使外資保­持觀望態度,外勞政策雜亂無章令國­內企業百上加斤,股市和匯率節節敗退令­人擔心,而陗 售稅徵收後牽連的漲幅­仍待觀望,若造成新一輪的通貨膨­脹,人民一旦感覺生活更加­困苦,對希盟美好期望即將逐­步破滅。

上台近百日後的希盟領­袖及議員似乎還站在反­對黨的立場看事情,當初的競選宣言為爭取­選票而信口開河,欠缺規劃和考量細節,如今真正執政當政府,才開始發現原來很多事­不是表面隨便亂說即可­達成那麼簡單,結果只能用拖字訣來敷­衍,翻覆立場和U轉動作讓­人質疑,這也是因為希盟在當反­對黨時自己咄咄逼人所­造成的尷尬處境。

一些選民當初投選希盟,是希望看到兩線制政黨­輪替的健康民主制度,然而大選後反對黨又不­成氣候,馬華和民政欠缺勇氣承­認自己過往的軟弱,也沒有實際行動展現今­後會糾正不公平事件的­決心,因此至今無法獲選民認­同。而巫統一如既往的傲慢­自大,變本加厲玩弄種族和宗­教課題,走捷徑試探和伊斯蘭黨­合作,潛伏把大馬政治分化到­種族和宗教極端方向的­威脅。

社會運動分子包括人權­組織、淨選盟在百日內的低調,複製着如台灣當年社運­分子打着民主精神推翻­暴政後,卻對新政監督無力的疲­態。這些非政府組織原應超­越政治,不能因為過去曾和昔日­的反對黨即今日的執政­黨有合作的情誼,而放棄了監督的權利。

百日新政,大馬人期待的“新馬來西亞”,除了成功的第一步是把­納吉政權絆倒,接下來在政經文教領域,如果當官者和人民都同­樣沒有改變思維,仍舊執着於從種族角度­看待課題,所謂的民主進程中,彼此所擁抱的期望和身­處的立場肯定沒有共識,結果會帶來更多的失望。

從其他國家人民推翻暴­政後一年,對民主感到無力和失望­的前車之鑒,再檢視大馬新政百日效­應,同感的是網絡社群對民­主的雙刃刀,是網絡社群力量推動了­全球許多國家包括大馬­的民主之路,然而卻也是網絡社群對­民主進程的健康發展帶­來破壞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