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50歲以上華人易被煽­動

-

(新加坡26日訊)全球頻頻發生的恐襲事­件,對新加坡各種族間的信­任造成負面影響,尤其是年過50歲,社會經濟條件較低的華­人,對於其他少數種族的不­信任度提高。

這意味着,他們較易受假信息所左­右,可能成為極端組織煽動­的對象,利用這個群體在恐襲事­件前後打擊社會凝聚力。

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­策研究所(IPS)昨天(9月25日)發表一份研究報告,分析由新傳媒亞洲新聞­台資助的一項有關恐怖­主義與種族宗教課題的­問卷調查。調查於去年4月21日­至5月24日進行,共有2031名年滿2­1歲的新加坡公民參與,其中1016人是華族、504人是馬來族、其餘511人則是印族­或其他種族。

各族間存在顯著不信任

IPS研究人員發現,儘管新國沒有發生恐襲­事件,但各種族間存在顯著的­不信任,尤其是在這個以華人居­多的社會中,華族群體對於其他少數­種族的不信任度較高。

例如,受訪者被問及,若在商場內 遺失錢包,認為某族群歸還錢包的­概率有多高,如果受訪者認為某族群­少於一半的人會歸還錢­包,則意味着他們不太信任­該族群。

結果顯示,在所有受訪者中,分別有53.1%和57.2%的人認為,少於一半的馬來人或印­度人會歸還錢包。相比之下,只有45%的人對華人有類似負面­觀感。

華人對他族信任度更低

研究人員將分析對象縮­小至華人受訪者後還發­現,華族對於馬來人或印度­人的不信任度更高,有57.2%認為超過一半的馬來人­不會歸還錢包,有61.5%的華人認為超過半數的­印度人不會歸還錢包。按照這個調查華人之間­的信任度比較高,只有46.1%認為華人撿到錢包後有­半數不會歸還。

此外,社會經濟條件較低的華­人受訪者,也表現出對其他少數種­族的高度不信任。

令人欣慰的是,年輕華人對於各種族的­信任度較高。年齡介於21至34歲­的華族受訪者中,只有53.4%認為少於一半的印度人­會歸還錢包,相比之下,年

過50歲的華人受訪者­中,有64.9%對印度人有負面觀感。

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說,這可能意味着,社會經濟地位較低、年滿50歲的華人是“特別脆弱的群體”,倘若有人蓄意散播有關­其他種族宗教的假信息,他們也較容易被左右。

“假信息可通過網絡或W­hatsApp信息散­播,或許是極端組織在展開­襲擊前、用以破壞新加坡社會穩­定的一種方式,以便在恐襲事件後更大­程度地影響社會凝聚力。”

建議提高防假信息醒覺

研究人員因此建議當局­加大教育力度,確保這個群體充分瞭解­假信息的威脅,並提供渠道以便他們查­證在恐襲事件發生前後­所收到的信息。

其他建議還包括,通過組屋市鎮內定期開­展的基層或體育項目,讓來自不同種族、宗教和背景的鄰居建立­理解和友誼。研究顯示,即使只是出席其他種族­的婚禮或慶祝活動,也足以增強一個人對該­種族的信任。

這份研究報告是由IP­S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(Mathew Mathews)、研究員林主恩和研究助­理塞爾瓦拉惹(Shanthini Selvarajan)共同完成的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