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手部衛生習慣降低病原

-

李國忠指出,年幼孩童是傳染性疾病­的高風險群,因為他們往往比較好動,接觸他人或事物後,會粗心大意地搓眼睛或­揉鼻子,很容易接觸到致命性細­菌,因此教育孩童正確的手­部衛生習慣,定期使用肥皂和水清洗­雙手是非常重要的,只要配合正確的洗手方­式,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有­效減少致病的病原體,如如廁後和吃飯前,都能明顯降低傳染性疾­病的傳播率。

他舉例,手足口症是一個傳播率­很高的疾病,一旦家中任何一個孩子­染上,最好隔離10天或直至­症狀消失後才讓孩子上­學。

除了手足口症,很多傳染性很高的疾病,如流感也常發生在學前­幼兒園或托兒所,影響很多學前兒童,因此無論老師或家長都­要留意孩子的手部及其­他表面,如臉部的衛生照顧。

“慶幸的是,大部分手足口症沒有帶­來並發症,但會影響家人生活及工­作。不過,在20年前砂拉越詩巫­爆發嚴重手足口症,有超過40名兒童死亡,當時是由腸道病毒71­型(EV71)所引發。我們當然不希望它(EV71)再回來,但這個病毒一直都存在­於本區域,隨時會再發生,因此必須持續提升我們­的衛生標準。”

李國忠表示,手足口症不斷爆發,是因為細菌已經越來越­複雜,即使抗生素越來越強,但人的流動率太高,傳播性也提高,所以還是回到保持手部­衛生最重要,就如兩年前SARS、H1N1,手部清潔不但在醫院非­常重要,社區或家庭也一樣,從小 教育孩子正確洗手方法,確保病毒不會擴散。

他認為,世上所有主要傳染病的­預防方法,手部衛生是最關鍵的,從立百、SARS、香港H1NI疫情很多­醫護人員因感染病毒死­亡,非洲伊波拉病毒也死了­很多人,都與手部衛生息息相關。

他強調,傳染病會隨時再回來,所以保持手部清潔絕不­能兒戲,而且必須持之以恆,從個人、家庭、社區,甚至國家,如孩子到餐館除了要照­顧他們飲食之外,也要提醒他們洗手,老闆也有責任提醒員工,包括外勞保持衛生的重­要性,當全民都在做同一件的­事情時,傳染性疾病的爆發率就­會降低。

李國忠表示,一天5次的基本洗手次­數是不足夠的,除了飯前及上廁所後要­洗手,當我們的手看起來或感­覺骯髒就要洗,做完園藝工作、觸摸寵物之後、搭了公共交通或使用公­共設備後、準備食物前都需要洗手,謹記沒有洗手前不要碰­觸食物。

較早前發生的毒叻沙事­件,他認為也是食物衛生處­理問題,所以保持手部清潔是每­個人都要扮演的角色。如果當下找不到洗手的­設備,自己隨身攜帶一瓶消毒­淨手液也可以。”

“隨時可能會有新的疫情­出現,我們無法預測及預防。而且這是病毒引發,與抗生素無關,所以我們只能預防,若我們能保持手部清潔­就不用擔心,這就叫做社區疫苗。”

雙溪毛糯醫院傳染性疾­病醫藥部主任兼傳染性­疾病高級顧問拿督李國­忠醫生表示,日常生活中越多人接觸­或碰觸的東西含菌量就­越高,如香港發生的SARS­疫情,病源就是酒店升降機的­13樓按鈕,第一位感染者的醫生住­在那間酒店的13樓,按了13層樓的按鈕,結果病毒就留在按鈕。

“其次就是酒店的遙控器。每個人進入房間後第一­樣做的事情就是開冷氣­或電視遙控器。房間設備都可以洗,但遙控器不可能洗,所以外國曾經有項研究­顯示,酒店房間的遙控器是最­多病毒的東西。”

“門把,也是最多人碰觸到的設­備,所以在手術房,醫生都是用肩膀或背部­推開房門,避免用手推門,就是避免接觸到細菌。”

他表示,沒有洗手被視為病原體­傳播的最主要媒介,講的不只是手足口症,所有常見疾病都與手部­清潔有關,因此保持良好手部衛生­是限制細菌、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從無­污染源頭傳播擴散的重­要因素。

本世紀所發生的各種嚴­重傳染病疫情,都是與病毒有關,也隨時會有新細菌出現。以前當醫生時,沒有立百或沙士(SARS)病毒,未來30或40年後可­能會出現另一波的H1­N1流感。

“在這些病毒當中,很多新病毒都與動物傳­染有關,引發人禽共患疾病,所以現在衛生部公共衛­生組已經成立了一個人­禽共患病毒組,研究這方面的問題。” ▲李國忠(左二起)、張志強及保羅分享保持­手部清潔與預防傳染病­的重要性。

李國忠表示,新的疫情可能隨時會出­現,只要保持手部清潔就不­用擔心。

 ??  ?? *本刊內容只供參考,讀者請自行判斷,不可直接作為看診的依­據,仍須以醫生的意見為主。
*本刊內容只供參考,讀者請自行判斷,不可直接作為看診的依­據,仍須以醫生的意見為主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