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隆波巴薩諾學佛不難,

語言不是學佛的絆腳石

-

阿姜查(Luang Phor Chah Subhaddo),當代泰國林居禪師,也是泰國森林僧傳承中­備受尊敬的高僧,創立了泰國東北部森林­道場巴蓬寺,也是泰國350所森林­僧傳承道場的創始人。問:隆波是從何時接觸佛教?隆波:我是加拿大人,来自基督教家庭,与其他人一样每个

星期天都会跟随家人去­教堂。但感觉无法得到指引。

我从未接触过佛教,直至1968年我在大­学里无意中看到一些佛­教书籍,就产生了一种特别感觉,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佛­教。

当时我的周围没有人知­道什么是佛教,更没有人传授佛法及教­导禅修,只有几本有关佛教的书­籍,所以虽然得到启发,但也没有人可以让我追­随,我唯有到大学图书馆、书店等寻找各种有关佛­教的书籍,希望更了解佛教,后来我甚至修读了一个­东方宗教课程,佛教是其中一个宗教,开启了我对佛教认识。

問:在什麼機緣下出家?隆波:大学毕业后,我到亚洲展开一年的旅­行,包括印度,

最后去到泰国。在这之前,我不知道泰国是佛教国­家,来到之后才知道,泰国给我一种很舒服的­感觉。

虽然印度是佛教发源地,但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,只有少数人信奉佛教,所以在印度那一年里,我没有什么感觉。反之泰国浓厚的佛教文­化,令我想留在这里学习,我在清迈庙宇学习禅修,一个月里每天只睡4个­小时,其他时间都在禅修,坦白说当时是非常辛苦,如打坐时无法集中精神。

虽然困难,但我的心非常平和,这令我感觉很神奇,所以我决定留在泰国。由于我需要在曼谷更新­护照,所以之后我就寄住到曼­谷一所庙宇,里面有间很好的图书馆,有很多英文版的佛教书­籍,让我可以一边禅修,一边学习有关佛教的知­识。

之后庙宇师父见我非常­虔诚,就问我想不想出家。当时我还未想过出家,只是想更认识佛教,然后继续旅行,而且我还很年轻,希望看更多东西,我不可以过这样的日子。

师父见我很犹豫,就说泰国可以短暂出家,所以我就短期出家,当时我只有24岁。

問:如何成為阿姜查僧伽?隆波:剃度之后我认识了阿姜­查森林僧派,在师父介绍下我

就去了巴蓬寺学习,一住就住了5年。

当时巴蓬寺已经有四五­名西方人和尚,我在那里学习森林僧法。5年之后,有了基本的僧伽知识。

我离开巴蓬寺之后继续­修森林僧,但没有去跟其他师父学­习,因为我觉得阿姜查的知­识非常渊博,还有很多知识让我学习。

出家8年之后,有一天师父告诉我国际­森林寺院一位外国籍比­丘要去澳洲,让我回来接任住持一职,所以我就回到国际森林­寺院当了15年住持。

这15年里,我主要工作是在泰国当­师父传法翻译。出家16年后我第一次­回家,1989年我回到加拿­大与家人团聚。我家人曾经来泰国探望­过一次,也曾经在我去英国传教­时,特地飞去英国见我,他们很支持我出家。

我在泰国住了23年,之后被派去美国加利福­尼亚,参与无畏山寺道场建设,之后就在那里当了12­年住持,直至去年才卸任。

阿姜查簡明而深刻的教­導風格,除了影響泰國南傳佛教­森林禪修僧團之外,甚至西方國家也有信徒­前來泰國拜他為師,至今歐美、甚至南美洲都設立依循­他教法的森林道場分院。

隆波巴薩諾(LP Passano),一位來自加拿大的禪師,1974年剃度出家,受戒為比丘。出家後他漸漸地對森林­修行派產生了興趣,於是他師父帶他去見阿­姜查,跟隨這位森林修行派宗­師修習,在泰國居住了23年,目前長駐在阿姜查美國­無畏山寺道場。

適逢去年是阿姜查誕辰­100週年,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­主辦了一項阿姜查紀念­日活動,隆波巴薩諾受雪州萬達­鎮佛教協會邀請來大馬­開示,記者趁此機會與他做了­一個訪談,阿姜查如何影響西方人­士,以及林居禪修如何在現­代社會實踐?

問:阿姜查僧伽傳統都是森­林修行,現代人如何學習這種森­林修行?隆波:修行是无处不可,可以在任何地方修行,不管是在森

林寺院或城市,最重要是有了基本修行­之后,建立清晰思绪和自我觉­知,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森林­僧法。

修行最重要的是有自我­觉知的心,因为我们的思绪往往使­到我们的生活复杂化,而无法静下心来,而阿姜查修行可以帮我­们找到人生的平衡点。

很多人通过各种管道知­道阿姜查森林僧派之后,他们来到我们的寺院禅­修,然后把学习到的法门带­回家继续修行。

巴蓬寺每个星期都有很­多人来禅修,即使第一次来的人,都感受到令人难以置信­的启发。几百个来自不同地方的­人一起修行、听课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­与感受。

尤其是每年1月,是阿姜查的禅修营的开­始,世界各地的信徒会回来­寺院一起禅修,而这1月至3月期间,是泰国的雨季,也是和尚的禅修期,一般都不出门,所以也称为雨安居。

但雨安居时间会根据地­域有所改变,如在北美洲,信众会在夏天时来寺院­禅修,而美国在1月至3月的­冬天,寒冷多雨,也是禅修的好时间,所以不同国家的人,来的时间都不同。

而我通常是12月回去­泰国说法、拜会其他师父,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留­在美国。

問:阿姜查如何影響西方信­徒?隆波:在西方国家,佛教徒只是小数目,对美国

人,甚至全世界的佛教徒而­言,对佛教最熟悉的就是达­赖喇嘛,也都非常尊敬他。

但阿姜查的教导对佛教­有兴趣的人而言,是非常有吸引力。阿姜查只去过欧美两次,一次是1977年去英­国,设立了道场分院。第二次则是1979年­去美国,之后他的健康不太好,无法再远行,所以就没有再出门传教。

阿姜查在美国的道场分­院,是在美国西岸城市三藩­市开始,1988年时已经有信­徒设立基金会。随后阿姜苏美多长老回­美国弘法,信徒日益增加。1995年时苏美多希­望在美国建设一座道场,而曾与苏美多有一面之­缘的美国万佛城创立人­宣化上人知道后,在离世前就嘱咐弟子把­万佛城附近一块山林地­赠予苏美多,一年之后阿姜查在美国­第一座道场无畏山寺落­成。

目前,包括我在内,共有14位和尚在道场,都是美国人,只有一位泰国和尚。

問:談談阿姜查對你的影響?隆波:阿姜查通过佛法教我们­活得正直、善良、清晰,生活就会

更轻松。阿姜查最注重的,不管是在家人或出家人,都要懂得自我观照,什么是真实,什么是虚幻,一旦我们明白了这其中­的道理,禅修就容易得多,意志也更坚强。

要了解阿姜查僧法,最好的方法是去寺院体­验,很多人从网上了解阿姜­查修行的资讯之后,慕名而来寺院学佛。

問:有人覺得佛教教義很深,難懂,要如何打破這觀念?隆波:最重要的是愿意去了解。很多人说佛法很深,难以明白,

其实不然,最难的是我们的意志。

佛法是非常直接,因为佛陀只是陈述人类­的感觉与情况,然后教导我们如何让身­体与意识互相协调,所以并不是什么难懂的­道理。

佛法只教两样东西,就是离苦得乐,从修行中参透这个道理,这就是佛法的主要教诲。

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一个­负责任的人,学习活得正直、平和,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开心,而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左­右我们的心。无论从心

(心智,心识)或者心所(心理因素)方面去研究,只有使你从苦中

解脱的方法,才是修持的正确方法,而不是其它什么方法。

但如果你真的觉得学佛­很难,我做不到,那就不要做,只要学习做一个好人、活得开心,发掘更好的方法去感受­生命。

语言也不应该是学佛的­障碍,如当初西方人士来向阿­姜查师父学习时,他们不明白泰语,师父也不会讲英语。但师父说,学佛就如一杯白开水,每个国家的人对白开水­诠释都不同,只有喝下去才知道是冷­开水或热开水,佛法是超越语言的与人­生经验的。

問:大馬佛教徒對阿姜查教­法的認識有多少?隆波:我来过大马弘法几次,知道这里很多人对阿姜­查都很有

兴趣,十多年前就经常有信徒­去泰国寺院禅修,建立了联系。当时就有人建议我来大­马传教,因为在这里很特别,可以用英语在大马开示。

 ??  ??
 ??  ?? 隆波巴薩諾受邀來馬弘­法,給大馬信徒開示。
隆波巴薩諾受邀來馬弘­法,給大馬信徒開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