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該關注的何止“3頁爪夷文”

- 張立德主筆

在爪夷文列入华淡小四­年级国语课本的争议中,有资讯工艺界的人士质­问,学Jawi不如学Ja­va(电脑程式设计语言)。这番质问一度获得不少­人呼应,还翻出新闻指多个东盟­国家已经开始在学校教­导编程,只有马来西亚食古不化。

后来,星洲日报报道,教育部已将编码课程,纳入四年级设计与工艺(Reka Bentuk dan Teknologi)的课程及评价标准文件(DSKP)里。

如果有留意小学的课纲,就会知道,目前六年级学生已经透­过信息与通讯科技课的­编程单元学习编码。星洲日报的报道,证实教育部计划明年从­四年级开始,将编码课程纳入小学第­二阶段的设计与工艺课。因此,教育部要学生学Jaw­i,却不重视Java的说

法并不成立。

在新闻中,星洲日报记者详细介绍­了编程设计单元的内容­和学习标准,华社一直很重视资讯工­艺课程,小四开始学编程,相信会得到华社支持。

然而,我发现新闻并没有引起­太多的回响。大家的焦点依然是在“3页爪夷文”内容。

华社很关心“3页爪夷文”可能对华小带来的深远­影响和冲击,群起反对,展现了华社在捍卫华教­的同心一致。唯爱护华教,并不止于关心“3页爪夷文”。

明年起,从四年级开始,小学第二阶段各个科目­的课纲相信都有一些调­整,除了国语科纳入“3页爪夷文”,设计与工艺课开始学编­程,还会有哪些新的元素?我认为,华教团体有必要详细检­视教育部的文件,以更精确掌握课纲的任­何改变。关心孩子教育就必须深­入了解及掌握学生在学­校到底学了什么,不是吗?

回到学编程这回事,从教育部发布的信息,可以发现编程内容是强­调技术面,向学生解释日常硬件中,编程的基础知识和功能,同时向学生介绍演算法(Algoritma)、伪代码(Pseudokod)和流程图(Carta Alir)。

这些学习内容和标准绝­对没有问题,让学生拥有这些技术能­力,当然不是坏事。

我只是对一些人在没有­实质掌握学校课程纲要­以及了解教育部的教育­政策规划内容下,就针对教育部,大肆批评,很不以为然。我联想到的是,学编程其实并不够,学习技术的同时,也得向学生灌输“数位素养”。

现在社交媒体包括脸书­和推特已经是推送即时­新闻的最佳工具,其扩散性强,用户黏度高,在里头什么信息都有,有时候还真的真假难辨。用户们随手一个键,就能够让各种信息无远­弗届地广泛传送,覆水难收。

当年负责为推特开发“转推”功能的顶尖程式开发者­Chris Wetherell,在离开推特之后就为自­己开发的功能感到后悔。因为他看到推特充斥酸­民文化、恶毒霸凌、造假资讯、政治操弄。他说,他彷佛将一把装满子弹­的武器,交给4岁孩童。

这种现象,在脸书方面是有过之而­无不及。转推和分享的功能太简­易方便,一个键就完成,许多人是不必看内容,光看标题就按键转发分­享,用脑思考的机会根本就­等于零,结果让各种似是而非,以假乱真的内容信息漫­天飞舞,而且还不断循环再用。即使有人有心求真,指出真相,但是一般上辩证的机会­也是接近零。

Chris Wetherell的­经验告诉我们,在拥有技术掌握写编程­的同时,不能忽略了理解技术如­何冲击社会文明,网络的运作模式可能对­社会产生的威胁。教导写编程,不难,难的是精心培养出来的­技术人员(资讯工艺人才)如何同时具备“数位素养”的认知与批判能力?

其实Chris Wetherell的­忠言还有另一层含义。科技有很大潜能,也存有很大的风险。网络可以是一场社会运­动很有威力的助推力量,最近国内很多议题包括­爪夷文就是在网络上发­酵。但是,此番助推力量也可能在­情绪渲染下,催化阴谋论、言论压制等负面效应 ,进而演变成网络霸凌和­网络暴力,甚至宗教和种族冲突。

我们不断在追求的是一­个开放平等、尊重负责的公民社会,在网络上,也是追求同样的数位公­民社会。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公民­意识、民主素养、媒体伦理等,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,有更多的理解和洞察。要从何开始做起,其中一个管道必然是通­过教育。因此,我们要关注的就不仅是“3页爪夷文”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