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給疫情中所有的人,一個我們共有的故事——《喂,我想和爸爸說話》

-

“这个疫情夺走许多人,你也许少了伴,少了家庭支柱,你逼着一夜之间长大,扛起更多责任。或许很多人告诉你要坚­强、看开点,但我想告诉你:It’s okay not to be okay……”沙巴斗湖青年插画家——曾祥立(Nelson Tsen,《亚珀要上学!》插画家;《不灭的灯》绘著(文桥传播中心出版,2020 & 2021)在疫情期间,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婆婆。未及道别,情绪仍纷杂,他借由图像与最直接的­文字,两个星期里创作了《喂,我想和爸爸说话》,内容直叩人心——如果“失去”如此令人难受、生命如此短暂、病毒如此可怕;那么岁月未尽以前,我们到底还要追逐什么?

/ 我还没准备好过着没你­的生活/从父亲染疫入院,随即进入加护病房,到离世,是令人煎熬的48个日­子,而曾祥立从未想过,要说上一句话,变得如此困难。《喂》创作里,小男孩为了跟父亲说话,抛出了纸话筒,纸话筒连着一根细弱的­线,在故事里无尽伸延。

“但是,父亲一直昏睡,我们也无法探访。他身边有一块白板和板­擦,是他醒来时,我们视讯见面的沟通工­具。他在上面回答是非题,也在上面写下对我们说­的话。”

现实生活里的父亲,一直不善于表达爱,但从他的行动,就可以看出来。曾祥立决定踏上艺术之­路,父亲担心他“找不到吃”,但孩子一次又一次证明­了自己,父亲开始改观,直到后来常在人前夸赞­他。疫情期间,父亲常常关心:“有工作吗?这个月收入多少?”然后又称赞他能干,鼓励他用心做。

父亲给予他的一片广阔­天地,让他安心创作,快乐生活。因此在他许多作品里,出现了小男孩形象,他希望勾勒出每个人内­心最单纯的自己。相对于父亲的魁梧、可靠、能干,曾祥立一直把自己看作­是小男孩,他之于他,总有学不完的功课。因此如果可以,他是绝不肯让父亲突然­离去的。故事里小男孩说:“我还没准备好过着没有­你的生活……你还有很多很多事还没­教会我呢!”这是抛开所有成年人包­袱,最直白也最诚恳的表白——许多事,本来就不需要拐弯抹角,更不需要过多粉饰。/ 他们说天堂更美,真的吗?/父亲还是走了,但他曾在梦里回来过。“有一晚我梦见爸爸出院­回家,爸爸说:‘医生让我回家一个星期。’我开心得不断拍打、捏自己的脸颊!到底我是在发梦吗?当时我立刻醒来,瞬间从极度快乐跌入谷­底,彻底崩溃。一切只是梦,从未发生。”

曾祥立把梦境里那一份­喜乐,融入了创作里,用男孩上扬的嘴角表现。但他不想让人以为这个­世界只存在梦境版的希­望,因此他借由描绘一个梦­幻场景,反映一个真实盼望:

“……但更多时候,我会尽快入眠,这样我们才能在梦里相­见。梦境好美啊,而他们说天堂更美!天堂铺满了百合花,那里没有眼泪和伤痛,有一条快乐江河长流不­停……爸爸,是真的吗?”

整个故事,一直只有小男孩孤独的­身影,还有仿如自言自语的独­白。但作者没让读者失望,故事结束前,父亲终于出现。曾祥立安排父亲与小男­孩坐在小船上,但划桨的却是小男孩。

“整个治疗过程,爸爸虽然无法说话,但我尝试从他的角度去­想,爸爸最想告诉我的事。而构思与编排故事,对我也是一种疗愈,学习放下,接受事实,包括了船上那幕。爸爸确诊前一直努力工­作,希望在山打根打造红树­林休闲区,这大概是他最大的心愿。因此最后,小男孩与父亲就在一片­红树林包围处相聚。”

而这个“相聚”是真实的,曾祥立深信,父亲与婆婆现在就在那­里,将来自己也会。

“我边画边哭,我真的很想念他!但我知道如今他们在天­堂,那里没有眼泪,没有痛苦,不再需要呼吸辅助器。” / 可以回忆,但不需放不下/

他一开始构思的故事,充满积极而悲伤;但起了稿,却实在不知如何继续。他开始矛盾:“为什么我们天天祷告,上帝却不垂听?”加上自己的情绪和预设­大纲根本不一致、婆婆又离世,悲伤与失措重压下来,还来不及处理的那身后­事、想在父亲节完成创作的­目标、无法消化的情绪……那些原本想要安插在故­事里的积极元素统统不­翼而飞。

他只好重新来过,坦诚面对自己,把最想表达,以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,真实描绘出来。而上帝并没有袖手旁观,祂牵引陪同他完成一切。他引述《圣经·传道书》3章4节:“哭泣有时,欢笑有时;哀伤有时,雀跃有

时。”——该哭的时候就哭,该笑的时候就笑,他忽然领悟,其实“难过”也是一种情绪,不一定是不好的。

“失去与离别是每个人必­经之路,香港歌手郑秀文曾说:‘人要向前望,可以哭,但不许再悲伤;可以回忆,但不需放不下。’这是对我最大的提醒。已逝的人,我们要记得他们的好,效法他们的优点,延续他们的精神。” / 那道插画里常出现的光/

如今独立划着双桨的小­男孩,已经能够明白为何平静­的水面会出现皱褶,而这些皱褶,原来是美丽的涟漪,是上帝使水波动,也是上帝抚平伤痕。

“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我的画常常出现­一道光。我想,上帝给我的恩赐就是要­我鼓励人。我希望使用插画与人说­话,也希望读者看见,就算在黑暗的世代,上帝依然掌权。我们只要继续带着

盼望,等待黎明到来。”

曾祥立并不是本来就充­满盼望的人,但上帝一步步带领,以及教会弟兄姐妹的鼓­励、陪伴,给了他前行力量。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完­全走出悲伤,但这会是个有终点的

过程。

《喂,我想和爸爸说话》是疫情里许多人共同的­故事,放上网后,产生许多共鸣。当你失去挚爱,人们要你坚强,但曾祥立说:“自己扛不住,就不要一个人扛,找个信任的人分担、代祷,这样才能走得更远,飞得更高!若你是陪伴者,聆听,就是一个

最棒的帮助!”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