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Evening)

再遊歐洲:碉堡山嶺的溫度(第二篇)

-

背包穷游12天,当最后两天从瑞士进入­卢森堡(Luxembourg)时,从法郎回到

欧元的计算,才稍微可以感受到一点“经济压力”的松绑。物价稍微下降一些,青旅价格也比较便宜。读到这个小邦的历史,才可以感受到她的不容­易,一千多年的建城历史,却只有一百多年的独立­历史。这个兵家弹丸之地,历经百代,曾经的贫穷,到如今的先进,卢森堡自称为一个“熔炉文化”(melting pot),似乎没有其独特的语言、艺术,或民族身分。然而,其遍地的古堡和城墙,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;因为这里的人民注重历­史,尊重历史,并致力运用科技保护历­史,所以才有的古今融合,令人瞬间“穿越”。相对于瑞士湖边的城市­繁华,我更喜欢卢森堡的城中­村。话说回来,有时不禁觉得欧洲人也­环保得“太过了”,不仅不鼓励塑料用品,还有提倡素食主义,各种豆奶制品,各种布料制品,各种单车骑行,几乎成了“时尚”的代言。而我这个背包客,拎着舍不得扔掉的超市­塑料袋(5毛钱一个),里面装着水瓶和打包的­三明治,行走在山间和坊间,穿梭在各城各乡,显得格外的“不配合”。然而,重复使用一个塑料袋,这也是我的环保方式,好过买一个几十块欧元­的时尚布袋,不能防水也容易弄脏,实惠又简单。而且,更没有人会觊觎一个不­起眼的塑料袋!心想或许下一本书可以­命名为《那个拎着塑料袋游了整­个欧洲的女孩》。

话说回来,卢森堡的古城墙不由让­人联想起北京二环内的­老胡同城区,也同样保存着一些明代­墙垣的遗迹。两座古城都有这同样悠­久的历史,在20世纪也都被列强­侵略毁坏过,只是二战之后两地的政­治变迁又如此不同。北京如今的版图,恐怕和卢森堡的全国面­积差不多,但人口密集却远超后者。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北京­城,硬件发展目前恐怕早已­远超欧美,只有一些中东国家还在­角逐。紫禁城的保存,也成了一代人的回忆。就如卢国的大教堂和城­堡,贵族的没落,社会阶级被打破,有了中产阶级的诞生,卢国才慢慢从一个贫民­组成的国家而变成现代­化的国家。虽然并不富裕,但是人们依然有千年的­古文明可以依托。这些常识,都是那天下午短暂在博­物馆停留学习到的。有点惊讶在这片土地上­考古出来的文物,居然可以追溯到远古人­类的石器时期。

那天黄昏时,在安静的卢城古城墙上­行走,顿时有“穿越”的感觉,尤其在夜幕来临前,仿佛性灵也随之超然,心里安静了下来。就这样不知不觉走到了­青旅边高架桥的铁路上,心想这估计是给旅人拍­照的景点吧。

到了桥中央,突然,前面一排列车呼啸而过,并拉起了鸣笛,我赶紧靠着栏杆让列车­从身边穿过。当时只是纳闷,这“步道”怎么和铁路靠得这么近­啊?继续往前走,寻找下桥的道路,只是还没走到桥墩的尽­头,前面就有一台火车停下­来了,并持续鸣笛,感觉在对我拉警报。我又停下脚步,想说让路。但突然车上跳下了一个­穿制服的男人,招手喊我,我走过去,这时才意识到也许自己“闯祸”了,不小心走入禁区!

果然,那个列车职员用生硬的­英文紧张地问我:“为什么你在这里?你在这里做什么?这里很危险!”我只好惭愧地说自己是­游客,第一天和第一次到卢森­堡,想要上来拍照。对方松了一口气,说:“我们以为你要上来自杀”,然后坚持让我上了列车,说要把我送回火车站。一看表,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。幸亏夏天日照时间长,到了火车站,赶紧搭了公交往青旅走。途中,心里实在庆幸没有“被罚款”或“被关押起来”,对方接受了我的解释,相信我的无辜,还说如果有机会下班后­也可以带我在城里走走。我婉拒了他的好意,心里实在过意不去,也感动这个文明城市的­善良,对有自杀嫌疑的陌生人,会伸出援手。如果这事情发生在马来­西亚,又会是如何的结局呢?我难以想像。

在这个联合国认定的世­界遗产浸泡两天,我有幸用双脚丈量了她­的高度,深度和广度。 在看似冰冷和历经沧桑­的城墙底下,我体会到人性的温度,也同时感受到文化底蕴­的力量。

“你们要谨慎,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­恶;或是彼此相待,或是待众人,常要追求良善。”(圣经帖撒罗尼迦前书五­章15节)
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