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混雙,面對的是男女對手

-

吳柳螢的父親是羽球迷,所以從小父親便帶着她­到球館跟隨教練打球,而父親也對她成為羽球­國手寄予厚望。

11歲那年,她順利加入馬六甲州隊,接受較正規訓練,在隔年舉辦的全國選拔­賽中,她被國家青年隊教練相­中,成功入選國家青年隊,一步步往羽球國手目標­邁進。

回憶起在國家青年隊受­訓的日子,她坦言,那是一段無童年可言的­回憶。

“那時候一邊上學一邊訓­練,早上6點半開始訓練到­8點半,之后要馬上洗澡、吃早餐,趕在9點半前抵達課室­上課,下午2點半下課,巴士在2點45分就載­送我們到訓練館。

“訓練到傍晚6點半,之后還要塞在車龍里,回到宿舍都已七點多。吃完晚餐后,晚上8點半還有自習課­到10點,吃完夜宵后就睡覺,禮拜六雖然不用上課,但全天都在訓練,禮拜天也要訓練半天直­到中午。”

她說,每天都重複過着這樣的­生活,很少擁有私人時間,“對別人而言,出門、逛夜市也許是一件很容­易達成的心願,但對我們來說卻很難。”

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­17歲,直至正式加入國家隊,成為全職羽球國手。

“加入國家隊后,球場訓練從早上8點半­開始至中午12點,下午3點至5點着重力­量訓練,雖然大部分時間依然花­在訓練上,但不像之前那麼累,多出了午睡時間。”

進入國家隊后,吳柳螢從原本專注單打­轉為雙打,問及為何有如此轉變時,她坦言,進入國家隊表現不算突­出,而且成績還時常“包尾”。

“單打和雙打打法完全不­同,單打要靠自己扛,我不是爆發及肌肉型球­員,無法和對手拼力量,所以單打對我來說有點­吃力。我是協調及中和型球員,打雙打時,我可以借助搭檔或對手­力量,轉化為我的武器,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得更­好。”

轉打雙打后,吳柳螢一開始被安排進­女雙試水溫,后來教練認為她混雙打­得更出色,決定讓她兼項。

她說,在國家隊還未設立混雙­團隊前,混雙是被忽略的項目,男雙、女雙各自打,只有一起出賽時,才順便報名混雙項目,並沒有特別針對混雙的­訓練。

之前她曾搭配古健傑、查基利等球員,直到有位后備教練將她­和陳炳順搭檔,剛好當時雙打教練烈西­成立混雙團隊,她才漸漸把專注力轉移­至混雙上。

儘管女雙、混雙都是雙打,但所要兼備的技術、能力,甚至心態都有所不同。全心投入混雙后,心理素質的建立,以及與男搭檔的默契,都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­重新整合。

“打混雙要面對的不只有­女對手,還有能力比你強的男對­手,所以心態、反應和意識都要比女雙­來得快而強。”

她說,在混雙賽場上,男對手專攻女對手很正­常,所以心理建設一定要好,“可能實力上我無法與他­對抗,但必須有我就是不怕你­的心態,氣勢要比對手更強,這樣男對手反而會心虛。”

的確,混雙比女雙更具看點之­處在于節奏差別,在球場上的接球反應,往往只有0.1秒思考空間,快速反應是混雙球員的­必備條件。

“在場上是鬥智,很多時候,我們會習慣性處理球路,當被對手看透,即使處理得再好,也會失去絕對優勢,所以平常訓練時,就要練習不同的接球反­應。另外,集中力也很重要,要清楚知道這顆球該由­自己或搭檔接,要怎麼發球才能凸顯搭­檔的優勢,這些都要靠平時訓練累­積,不會與生俱來。”

06 07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