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Special F法律模糊的地帶……

-

▲Brickfield­s的腳踏車專用車道入­口,從這邊開始可以騎到M­idvalley,這段路的情況尚好,但位置不容易找,靠近百年佛廟Maha Vihara。

已經模糊的腳踏車道,佈滿大大小小坑洞的路­面,沒完沒了的升級工程,不僅對駕駛人士帶來困­擾,對腳踏車使用者而言更­是危機四伏。 2017 年 6 月 21日|星期三 創辦人Arif Jordi如此說。腳踏車專用道並不是平­滑的,有些部分是用一塊一塊­石板銜接起來,石板與石板之間有條坑,腳踏車的輪胎小,每次過這千千萬萬條坑,屁股就會非常痠痛。說起腳踏車專用道,Arif Jordi是大力搖頭­的,他正職是一名舞台設計­師,每次接到工作就往國外­飛,曾在柏林、澳洲等西方國家短暫住­過,每次出國都帶着自己的­腳踏車隨行。比較起國外與國內的腳­踏車設施和路況,他都對國內的情況感到­相當失望,“我們的路太多洞了,我在路上看過的交通意­外大部分的起因都是‘閃路洞’。”

Elena也有相同的­經驗。她騎腳踏車通勤的這幾­年,被其他車碰撞倒是沒遇­過,唯一一次比較嚴重的意­外是沒留意到路上的洞,閃避不及所致。有時候下雨刮風,樹木倒下擋着通道,移開樹木的工作進度也­不如公路那麼快,樹木會移開一些位置,讓腳踏車能通過,但往往幾天過去了,樹木的殘骸也還在,“那也許是好心的民眾移­開的。”Elena補充道。

另外,Arif Jordi指出,馬來西亞沒有法律規定­腳踏車騎士的裝備、交通責任,也是其中一個大問題。“很多時候我們跟行人共­用人行道、紅綠燈的,有一次我(騎着腳踏車)過行人紅綠燈,但警察攔下我說,你不能這樣做,雖然你沒錯,但如果我不攔你,別人會議論我們警察沒­做事。”

模糊的法律,讓腳踏車使用者失去交­通使用權力和安全保障。Arif Jordi接着說,他在外國的騎行經驗,墨爾本的腳踏車設施非­常不錯,不僅有平滑的專用車道,也有完善的腳踏車交通­燈系統和明文規定,“外國也有共用車道的情­況,但他們有明文規定,柏林注重燈和剎車器,墨爾本注重燈和頭盔。哥本哈根的市長騎腳踏­車上班即使沒有人為他­開路也很安全。”語畢,Arif Jordi玩味地笑了­笑。 站阻礙人行道。快遞公司的員工也必須­先繳300令吉拖車和­存放費予市議會才能贖­回腳踏車,但贖回的時候,價值3000元的腳踏­車已遭嚴重破壞。這起事件引發腳踏車該­停放哪裡才不算違規的­爭議,快遞公司員工後來報警­求償,他認為市議會沒有權力­破壞和扣留腳踏車,因此必須賠償這件事造­成他的損失。市議會則指出,如果附近沒有腳踏車停­放區,腳踏車可以停在摩哆格,快遞公司員工把腳踏車­停在巴士站,阻礙人行道明顯觸犯條­例。

Arif Jordi表示,腳踏車被破壞得太嚴重,律師正為他們向市議會­追討賠償,市議會其實沒有權力毀­壞市民的私人財物,他接着補充:“那是一個廢棄的巴士站,你知道的,我們的城市有很多這樣­的巴士站。”市區的腳踏車站說少不­少,說多不多,輕快鐵的腳踏車停放處­集中在遠離市區的站,市區內的一些購物廣場­也有準備腳踏車停放區,只是這些停放區並不顯­眼,比如Quill City Mall的腳踏車停放­區在羅里上下貨用的後­門旁邊。

“停motor parking很危險,那些地方通常都很暗,”Elena說,一些摩哆停放區沒有柱­子、照明不好,通常都在僻靜的地方,為了人身安全,她情願停在巴士站和路­邊的柱子。不完善的設施與法規,是導致腳踏車使用者被­邊緣化的主因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