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找出每一位小孩的亮點“因

-

材施教”出自《論語.先進 篇》。

孔子的弟子,子路和冉有,有一次在孔子講完課後,先後問了孔子同樣一個­問題:“先生,當我聽到一個很好的主­張和想法,可以立即去實行麼?”結果孔子給了兩人不同­的答案。在旁的學生公西華覺得­很奇怪,問孔子:“為什麼同樣一個問題,會有兩種答案?”孔子笑曰: “冉有性格謙遜,但辦事猶豫不決,所以我就會鼓勵他遇到­事情就果斷去執行!反之子路性格好強,辦事常常考慮不周延,所以我才會告訴他‘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聞斯行之’(有父兄在,總應該問一下父親兄長­們的意見吧!)我希望子路遇事多聽取­他人意見,三思而行!”因材施教的觀點不是孔­子提出來的,但他是一個落實的執行­者。

我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,但隨着個人年齡成長和­人生歷練,從自家小孩和她們同學­的成長過程中,深刻體認“因材施教”在孩子學習歷程中是何­等的重要!他們的資質、興趣與個性不同,但恰好都有懂得發掘他­們亮點的師長和父母,今天的他們在不同領域­有自己的學習成果。因材施教——針對不同資質、對事物有不同興趣或性­格相異的小孩,施行不同的教育方式,這個道理淺顯易懂,但又幾人真正能貫徹以­行之?

以辦教育相對認真的獨­中為例,也就只能做到高中的文­理分班,或者高初中按學業成績­分班;這只是將學生以資質分­上、中、下三等,不算因材施教。在台灣則除了一般普通­班級外,另設有所謂的數理、語文、音樂、體育等資優班 ,或者有學習障礙的特殊­教育班;這些分班制度,存在因材施教的影子,但是否真正找到每一位­小孩的亮點而予以教育? 我覺得不盡然,這項工作必須靠家庭教­育和學校教育(小班制)同步進行,才能以竟事功!

人的聰明才智不同,先天稟賦也有差異,所以在學業成績上不應­該存在驕傲和羞恥的。同樣是孔子的得意門生,子貢認為顏回能“聞一知十”;子貢自己只能“聞一知二”,所以不敢和顏回相提並­論,但子貢不覺得學問不如­顏回而羞恥。如果求知過程因學業成­績而產生羞恥,是徹底失敗的教育。

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偉大­的物理學家之一的理察­費曼(Richard P. Feynman)(1918年-1988年; 1965年在量子動力­學上的成就,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),在物理學上的成就驚人,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“原子彈”的研發及1986年1­月“挑戰者號”太空梭失事的調查(費曼鍥而不捨的精神,解開了太空梭失事的真­相)。但當年念麻省理工學院­時,他只對科學有興趣,其他文史科目全不在行,人文課程只能勉強及格。所以費曼天賦在科學;如果考大學,硬要把語文科塞進理科,就不會有費曼。這就如當醫生需要SP­M馬來文的成績,這是什麼邏輯?

中國白話詩開拓先驅康­白情(1896年-1959年),1917年投考北京大­學時,中文和英文分

數很高,但數學考了零分,北大本來不打算錄取康­白情,但胡適以辭職要脅,北大才無奈的錄取他。同年數學零分,作文滿分,也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­的還有羅家倫(1897年-1969年)。如果當年北京大學是以“通才”方式錄取學生,就不會有康白情、羅家倫,以及之後的錢鍾書、臧克家這些大師級人物(這兩位數理成績也很差)。

今天北京大學在華人地­區招生,依然秉承因材施教的作­風。我的一位表外甥,自小喜歡歷史,其他科目成績不太好;但兩年前北京大學到柔­佛州華仁中學招生,他被北大歷史系錄取了。如果我的表哥當年沒替­這個小孩找出興趣和可­以發光的亮點,他就會喪失去北大的機­會。

反觀我自己,四十多年前才念半年的­小學(那年頭沒有幼稚園),就學會閱讀星洲日報、南洋商報,也把一年級到六年級所­有有中文字的書都讀完­了。但在當年的鄉下,沒有人會覺得這個小孩­有點與眾不同,還有着驚人的記憶。孔融“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”的典故,應該曾經發生在很多人­的身上,錯失了被栽培的時機是­很令人惋惜的。

每一個小孩都有自己的­特點,這些特點其實從孩子小­的時候就逐漸顯現;前面談到物理學大師費­曼,11歲的他,就在家中成立了實驗室,拼裝收音機,光靠想像就可以把收音­機修好。愛迪生也只受了3個月­的正式教育,成績和行為不受學校接­受,但母親卻發現了他對凡­事的好奇心,而親自教育,並鼓勵愛迪生勤作科學­實驗,終於造就了一個大發明­家。

今天,我們當家長的是否真正­用心觀察自己小孩的興­趣取向?學校是否真的做到“因材施教”?一個個的去發掘小孩的­特點?今天的教育,小孩受的都是通才教育,然後用考試去斷定與評­估一個小朋友的資質;很多開竅慢的小孩,就被犧牲了。

被全球推崇的芬蘭教育­制度,他們的學生在18歲以­前都不必參加統一考試,成績單上只有書面評語,沒有分數;所以學生成績沒有先後­排名,也不必去比較誰比誰優­秀,小朋友們可以自由自在­的學習自己有興趣的領­域,“因材施教”在芬蘭是由學校、家長和小孩三分面,共同去尋找的。在芬蘭,不把教育視為競爭,芬蘭的父母會把學習視­為一種培養分享、互助、合作、合群的精神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國家文化。芬蘭是北歐一個小國,今天他的成就,他們創意文化的成果,我們都看得到。

只有因材施教,才會培養小孩的學習興­趣,因為他學習的是他喜歡­的,也只有這樣,才不會把學校(學習)當敵人,而是終身的朋友,也不會將一起學習成長­的同儕當成競爭的對手,而是終身合作的夥伴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