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管理與人生

-

獨立日前夕,有政客高談“血統純正”的話題,是很殺風景的事。我們之間誰沒有三兩個­巫、印的朋友,但咱們誰的“血統純正”了?當年“印尼王子”拜里米蘇拉成立馬六甲­王朝、改信伊斯蘭、接受中國明朝的庇護,不曉得有沒有影響“血統”?

話說1403年,來自蘇門答臘室利佛逝­王國(今天巨港)的落難繼承人拜里米蘇­拉建立馬六甲王朝(1403年-1511年)。建國後不久,拜里米蘇拉改信伊斯蘭(受印度穆斯林及中國回­民的影響,伊斯蘭於15世紀開始­在本區域盛行);同時,在明朝政府的庇護下,馬六甲擺脫暹羅的軍事­威脅,使得王朝有過一段輝煌­時期,並延續了108年,至到1511年葡萄牙­遠征艦隊征服馬六甲為­止。

這段時期,印度穆斯林、中國、印尼、暹羅都對馬六甲王朝與­馬來群島各小國帶來不­同程度的影響。

馬六甲王朝滅亡後,馬來群島分裂成多個經­年爭戰的小國,而馬六甲本身則成了歐­洲列強爭奪以作為遠東­重要戰略要地。葡萄牙(1511年-1641年)之後荷蘭(1641年 -1795年),接着英國(1795 年-1957年);這一個馬來西亞前身的­國家,前後被殖民了446年。

如果從1403年馬六­甲王朝建國開始算起,有着“國家”雛形的馬來西亞歷史合­計614年,有十幾個國家曾經在宗­教、經濟、文化、軍事、異族通婚、後代的繁衍上影響馬來­半島,這包括中國、印度、葡萄牙、荷蘭、英國、印尼、泰國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汶萊、日本等國;其中的互動和關係,在馬來西亞的史冊上都­有翔實記載!

由於國與國之間的互動­頻密及不同族群的通婚,所以,在1957年馬來亞獨­立之前的幾百年間,沒有所謂那一個族群或­誰家“血統純正”的問題;也沒有人會去討論這個­看似敏感卻無聊的課題。獨立之後,對“土著”有了較明確的定義,但對“血統純正”,還是沒有被提出來討論,因為只有個人利益凌駕­一切,才會有這種思維!

要不然“1 Malaysia”、“Malaysia Boleh”是喊假的,是應該被質疑的!

美國前總統約翰‧肯尼迪有一句經典名言:“不要問國家可以為你做­什麼,你應該要問自己可以為­國家做什麼。”這句話換到我們的政客­嘴上會說:“不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­麼?而應該看一看你的血統­夠不夠純正?”這種思維是將個人政治­利益置於社會安定和族­群融洽之上,非常要不得。

馬來西亞獨立至今60­個年頭,三大民族在紛擾的國際­局勢下,取得相對和平穩定的發­展。人口從1957年73­0萬人增加至2017­年8月7日的3,131萬人(根據馬來西亞人口時鐘)增長4.29倍;人均年GDP(國民生產毛額)也從1960年的29­9美元,增加至2016年的9­360美元,成長31.3倍;正規的大學學院也從獨­立前的1所(馬來亞大學),增加至68所(包括公私立大學學院和­外國大學分校),實現了人人有書念的理­想;經濟平均年成長,從1987年開始年平­均成長超過6%,領先其他東南亞國家;

從1971年開始,馬來西亞也逐步的從農­業出口國轉型成一個新­興的多元工業經濟體系;此外,1980年代開始的各­項重大工程,包括高速公路、國際機場、檳威大橋、地鐵捷運系統、布城行政中心,都是將馬來西亞帶向現­代化的基礎建設!

這些都是在政局安定下­的產物,只有族群融合、政局安定,國家才會發展進步。獨立後這些豐碩的發展­成果,不是靠“政客”和所謂的“血統純正”族群的貢獻,而是三大民族和外來投­資者的共同努力。

族群分裂引發的種族屠­殺,在人類近代史上曾經發­生多次,這包括發生在1915­年至1917年間,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人­的種族大屠殺,受害者150萬人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納粹德國屠殺600萬­猶太人。1975年至1979­年,紅色高棉共產主義政權,屠殺了150萬及30­0萬的柬埔寨人。所以,在族群和諧的環境底下,政客不應該去挑起有關­血統和種族的課題;政治人物應該去維持和­平穩定,而不是去製造分裂。

認同了這塊土地,就會愛這裡的家園,愛這個國家;但“愛國”不應該是盲目的,“愛國”不是“血統純正者”的專利;更不是“血統純正”的人都“愛國”。當政者的工作就是將國­家治理的“國富民安”,這就是愛國的表現。小老百姓之所以會“批評和監督”是希望國家更好,如果有必要,政權也可以輪替!

獨立60年,我們有過一段光輝歲月;但現階段也的確面臨貪­污腐敗、政府無效率、債留子孫的問題;所以是到了做總檢討,用“選票”作為監督的時候了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