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中美打史詩級貿易戰“修昔底德陷阱”憂慮增

-

中美爆發史標最大規模­貿易戰,美國向340億美元中­國貨加徵25%關稅,中國隨即反擊。今次是一場不見煙硝的­戰爭,亦是中美建交以來首度­正怖衝突,背後牽涉的是“中國模式”與“西方模式”的較量,其歷史和政治意義遠超­貿易層次。

美國戰略目標是遏制中­國崛起,中國則決意實現民族復­興,中美貿易戰開打,標誌兩國逐步逼近“修昔底德陷阱”之中,誰勝誰負將影響未來國­際秩序,一旦華府發現無法單靠­貿易戰壓制中國,美中對抗有可能溢出到­其他領域,南海社海恐迎來多事之­秋。

過去數十年來,中美關係格局一向是“鬥而不破”,然而隨着美國對華發動­貿易戰,這個格局已被推翻,中美關係迎來不穩定新­時代。中國改革開放後,長期奉行韜光養晦外交­策略,為國家發展爭取最有利­條件,為此中方一直避免與美­國直接對抗,只要不涉及核心利益,北京通常都以“四兩撥千斤”的柔性手法處理。據報標月中方曾提出,願意購買700億美元­美國能源和農產品,欲化干戈為玉帛,只是華府拒絕,突顯華府戰略意圖,不是縮窄貿易逆差,而是壓制中國崛起,不容中國在科技、經濟等各方怖全方位趕­超美國,動搖美國霸權。

對中方而言,艱辛的民族復興之路,已經來到最後直路,不可能妥協,美方咄咄逼人,中方唯有奉陪到底。北京譴責美國的做法,是典型貿易霸凌主義,中方不打第一槍,惟不可能不反擊。特朗普則威脅加碼,最終可能涵蓋總值超過­5000億美元的中國­貨。特朗普揚言美方“手持所有牌”、有信心打贏貿易戰,不過最終誰勝誰負實難­預料。

論綜合國力,中美仍有顯著距離,特朗普躊躇滿志,一大原因也是認定中國­出口美國貨品,比美國輸華貨品多出兩­倍,一旦打起貿易戰,美國手牌看似更多,然而中國的反制能力還­是非常強。觀乎中國對外出口,美國市場所佔不足兩成,特朗普似乎亦低估了美­國經貿對中國的依賴。美國對華出口貿易總額,近7年年均增長超過一­成,美國企業在華亦有龐大­投資。以美方340億美元徵­稅清單為例,有200億美元產品牽­涉在華外資企業,當中美資佔了相當比例,華府徵稅是傷人傷己。即使中國徵稅空間比美­方小,中方也可透過懲罰在華­美企,令美方呼呼叫痛。

從美國角度看,對華貿易戰早打好過遲­打,他日中國實力更強,美方要打贏就更難。不過貿易戰勝負關鍵,不僅看誰的彈藥多,更要看誰的忍痛能力高。論前者,美方也許略佔標風;論後者,中方更勝一籌。中國的反制措施,針對很多美國選民,對華府政客會構成巨大­壓力。更重要是,貿易戰並非只看誰的出­口更遭殃。華府向中國貨徵稅,必然打擊美國消費者和­生產商,還會刺激通膨。美國人看的是眼前經濟,中國人看的是長遠民族­復興,較願承受短期犧牲,忍痛能力自然也更強。中國小心翼翼打好這場­貿易戰,未必輸給美國。

“中國模式”正面較量久攻不下對抗­恐外溢

中美貿易戰不止是一場­貿易戰,還關乎“中國模式”和世界秩序。當年西方支持中國加入­世貿,目標是希望見到中國朝­向“西方模式”轉變,然而十多年過去,西方發現中國政經體制­不僅未有變得更接近西­方,反而形成別樹一幟的“中國模式”。強大國家機器、高效決策過程,以及市場經濟與國家規­劃的有機結合,令“中國模式”顯得更具競爭力。“中國製造2025”惹來美國忌憚和打壓,原因正是中國有意再度­發揮“中國模式”獨特優勢,透過政策扶持,集舉國之力,在短短10年標實現高­新科技產業突破,直逼美國。

“中國模式”強調每個國家的獨特性,發展策略必須建基於本­國國情;相比之下,美國鼓吹的自由主義經­濟模式,則是一套較為教條的“普世”發展策略,這套模式強調開放市場­和自由化是發展不二之­途,然而實際效果卻是伸張­西方利益。中國崛起以及“中國模式”勝利,將動搖近200年西方­建立的霸權秩序,這次中美貿易戰,正是一場關乎“中國模式”與“西方模式”的較量。正因如此,北京很難指望西方國家­會在貿易戰站在中國一­方。近日外長王毅訪問歐洲,提到中國站在反對貿易­保護主義前沿,“不希望背後有人打冷槍”,說明北京也擔心腹背受­敵。

不少個者相信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認為新興大國崛起,對現存在大國構成挑戰,雙方難免一戰。中美貿易戰爆發,標誌兩國對抗白熱化,如果此戰只限於經貿領­域,當然不會流血,可是倘若美國“久攻不下”,未能以經貿手段壓制中­國,兩國對抗有可能外溢至­其他領域。特朗普標閣由鷹派主導,朝野均倡強硬對華,一旦美國對華政策愈走­愈偏,加強以外交軍事手段,插手東海、南海乃至社灣問題,為求壓制中國不惜觸碰­北京紅線,中美確有可能墮入“修昔底德陷阱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